6.芣苢 《芣苢》是《诗经•周南》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带。《周南》为十五国风之一,大多数诗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芣苢》是周代南方妇女在劳动中即兴口唱的民歌,明快而优美,是一首有着浓厚生活气息的劳动之歌。 《芣苢》的结构比较特别,虽然《诗经》中的民歌多用重章复沓,但《芣苢》尤为突出。如第一章中,先以“采釆”形容芣苢生长得茂盛,“薄”“言”是无实义的助词,“采之”写出了采收劳动的情景。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重复第二句结构,只改动一个字(将“采”改为 “有”)。所以第一章唱的就是:茂盛的芣苢啊,采呀采,采到了!第二章第三章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改为“掇”“捋”“袺”“缬”)。依这三章的内容,可以把这六字分三组,首先是“采”,“釆”即可采得,也就是“有”,这是概略地叙述采集劳动。然 后是“掇”“捋”,这是对釆芣苢动作的具体描写,或摘取,或捋取,真切又生动。最后是“袺” 和“缬”两个字皆是“衣”部,或是手提起衣襟兜着,或是以腰带掖起衣襟来兜着,都是以裙襟盛取釆得的芣苢动作的具体描写,展现了一幅集体采摘的动人劳动场景。在这六个动词的变化中,表现了芣苢越釆越多,从采获写到收盛,直到满载而归的情景,切合劳动过程,既是源自生活,又深具艺术匠心。 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说:《芣苢》“以韵分三章,章四句,然每二句只换一字,实六章, 章二句也”。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不断变化,其余的诗句重章复沓,在不断重叠中, 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节奏,切合采摘芣苢劳动的轻快动作节拍,表现了劳动歌声中的喜悦心情。清代王鸿绪等撰《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引元人吴师道说:“此诗终篇言乐,不出一 乐字,读之自见意思。”这个“乐”,是采摘带来的欢乐情趣,是歌唱者的丰收喜悦,是劳动之美的体现。所以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 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采集芣苢,传说是古老的习俗。《毛传》说“芣苢,车前,宜怀妊焉。”《毛诗序》解释《芣苢》题旨说“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因为相传食芣苢能受胎生子,且可治难产,故周南女子会基于繁衍种族的观念而采集,《芣苢》就是采集劳动时所唱的欢乐歌谣。《韩诗》及汉以来论诗者 大都以芣苢宜子来解说诗意,朱熹《诗集传》说:“化行俗美,宗室和平,妇人无事,相与釆此芣苢,而赋其事以相乐也。” 当然,采集芣苢的目的还有多种说法,如可治恶疾,又有清代学者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所说“野人亦煮啖之”等,都可备一说,但多与《芣苢》意境优美、节奏明快的风格不尽相合。 插秧歌 南宋诗人杨万里,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淳熙六年(1179),杨万里由常州卸任返回故里吉州,途经衢州时看到农人插秧的场景,写下这首《插秧歌》。 插秧,关系到农田的收成,是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诗的一二句“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开篇点题,直叙插秧其事。插秧时节性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这就需要调动尽可能多的劳力参与其中。从“田夫”“田妇”“小儿”“大儿”等可知农家是大小总动员,这也突出了插秧繁忙、紧张的特点。同时,“抛”“接”“拔”“插”四词,将一家大小的劳作真切地表现出来。有的负责把秧苗从秧田里拔出,有的负责抛接秧苗,有的负责把秧苗插入水田,大家各有分工,相互配合,井然有序。这两句一气呵成,渲染出一家人齐心协力、其乐融融的劳动氛围。 三四句“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以特写的镜头描摹农人冒雨插秧的场景。插秧的时节性强,即便遇到下雨,农人也不停止劳作。诗人先是聚焦雨中农人的穿戴,用兜鍪比斗笠,以铠甲喻蓑衣。兜鍪,是古时兵士戴的头盔;甲,是兵士护身的铠甲。这两个新颖的比喻,化板滞为飞动,形成一股活泼灵动的气势,也展示出农人如兵士,在天地之中奋勇战斗的意味。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农人虽然“戴盔披甲”,却还是被雨水淋得从头湿到肩。“雨从头上湿到胛”一句通俗浅白,流露出质朴的生气,使得农事的艰辛之感跃然于纸上。 后四句通过对呼唤农人吃早饭插曲的描绘,进一步展现插秧的辛劳。“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写有人招呼农人吃早饭并歇息一下,可农人仍然弯腰干活没有做出相应的回答。“朝餐”,表明吃的是早饭,可见农人起早就下田干活,还未吃早饭,这再次反映了插秧时节劳作的紧张。面对吃饭歇息的招呼,农人为什么“不答”?原来农人挂念的是“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秧苗刚种下去还不牢固,而且这块田还没插完秧,此时要看管好饲养的鹅和雏鸭,提防它们来捣乱。最后两句农人的答语看似答非所问,实则传神地反映了农事生产的劳身和劳心。 杨万里写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诗派和晚唐诗的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人称“诚斋体”。这首诗运用了不少口语词汇,显得浅白通俗、清新活泼,反映了“诚斋体”的鲜明特点。除了《插秧歌》外,诗人还有《悯农》《悯旱》《农家叹》《秋雨叹》等诗作,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农民生活和农事生产的关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b8e0f209b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