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与地坛》赏析 作者:崔昱杰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2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90-02 史铁生是当代一名作家,深受读者的喜欢,另外,他是一名身残志坚的作家,他的作品激励了很多人。史铁生的作品和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作品朴实,感情真切。《我与地坛》就是非常著名的一篇作品。 一、《我与地坛》的影响 《我与地坛》从发表至今引起广泛的关注,并且获得了一致好评。不管是作家还是普通人,都非常喜欢这篇文章。现在这篇文章还广为流传,被选入了高中课本。读者被课本中优美的语句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所感动。读者佩服于作者面对坎坷的坚强的意志。这篇课文甚至成为了地坛的形象作品,很多人到了地坛都会想起这篇作品,想象自己在地坛中的情景,体会当时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说这篇文章影响了很多人。 二、《我与地坛》中的残缺和完美 (一)身体的残缺和精神世界的完美 史铁生的一生非常坎坷,从延安插队回来双腿瘫痪,从一个健康的人变成了一个残疾人。这本就是人生中的一大不幸,后来他又得了肾病,再到尿毒症,命运给他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史铁生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和病魔做斗争,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仍然非常乐观,甚至还给自己开玩笑,说自己的职业是生病,写作才是副业。一个人正是因为有完美的精神世界才能够支撑他抗击病魔,坚强的活下去,不怨天,不尤人。虽然作者身体上有了残缺,但是他仍然在坚持写作,不断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我与地坛》这篇课文中我们能够深深体会到作者的精神。 面对身体上的残疾,要用怎样的态度生活下去?以后将进行怎样的人生?做怎样的道路选择?作者通过思考得出了生命的感悟。面对命运的考验,作者没有放弃。作者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积极面对死亡。但是当疼痛在折磨自己的时候,不免又会对人生产生怀疑。死亡到来的时候,似乎才能够让作者摆脱病痛的折磨,真正的释怀。文中 “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 。夕阳西下,地坛变得沉寂,在这个句子当中,作者用泥泞的坎坷,西沉的落日等来形容黄昏时候的地坛。别人可能觉得这些只是萧条的景象,但是经过作者的描述变得美丽多了。作者赋予了这些景色以生命,这些景色结合了作者的思想,充满了人生的睿智。这些句子非常有哲理性,而且还有很强的文学号召力,读者被深深的感动。我们能够从文章中领略到一个人经历了大喜大悲,经历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了劫难之后看到生命真正的价值。每一次劫难的到来,似乎在帮助我们参透人生,让我们珍惜自己现在的幸福,更好的生活。劫难仿佛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点缀。 (二)身体的残缺和情感世界的完美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赋予了地坛里面所有的生物生命活力,通过作者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地坛一草一木浓厚的感情。可见作者的心思非常细腻,连野草都不放过。“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句话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赋予了这些植物,这些植物就像是作者的老朋友一样,园子里面古老的柏树,茂盛的野草,似乎都能够读懂作者的心思。作者观察得十分仔细,甚至连草木的生长都能够描绘出来。“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片刻不息” ,这是多么动人的声音啊,作者在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能感到万物竞相生长的欢乐,感受到生命的勃勃生机。通过作者写这些生命盎然的植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只有一个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对生命充满了热爱的人才能够写出如此澎湃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还写出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作者的文字是真情实感的吐露,每一个读者都会被这些优美的文字而感动。尤其是文章中的第二部分作者充满了悔恨,恨自己成了母亲终生的牵挂。在作者的笔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又平凡的母亲。母爱是伟大的,母亲站在儿子的身后,默默的替儿子承担着痛苦,为儿子的生活而操劳。但是在儿子面前又不能表现出自己的焦虑。当作者终于明白人生的道理之后,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不敢在儿子面前表达自己的担心,只能无言的看着儿子的背影远去。母亲每天只能默默的注视着儿子,为儿子祈祷,希望儿子能够平安回来。当局者迷,在当时儿子并不能体会母亲的感情,只有母亲去世了多年之后,儿子才慢慢的参透了其中的缘由。园子虽然古老,但是却充满了人世间最纯真的感情。任何一种爱都不能和母爱相比,母爱是无私的,作者痛彻心扉的怀念自己的母亲。 三、总结 园子里的一切事物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这些事物是美好的,又是残缺的,随着时间的迁移展示了生命的过程,启示人们珍惜生命。珍惜现在的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c4a6db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