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

时间:2022-12-26 09:06: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言文翻译



《考试说明》强调:“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1.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2.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



就是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就是畅达,即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就是优美,即要求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审清采分点即两类考点。

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字迹清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不写繁体字、简化字、错别字。 五、实例分析

下面这一段译文,请大家指出其翻译上的不足之处。 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足奇,砉然向然,奏刀马砉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一个厨师丁给文惠君杀牛。他用手按着牛头,用肩膀靠住牛脖子,用脚踩着牛肚子,用膝盖顶住牛身子,牛身上发出哗哗的响声,杀牛刀在前进,也发出哗哗的响声。这些声音,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合乎桑林的舞蹈,又合乎《经首》,传说中尧的乐曲的节奏。

那么,文言文的翻译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呢?

1.对(对译法)

就是以原来的单音节词为一个语素,另外再加一个语素,组成一个双音节词来解释。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留(保留法)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朝代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3: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4: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3.换(替换法)

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该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删(删减法)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减。这

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7: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8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例:夫晋,何厌之有?

例: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5、补(增补法)

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

①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 9: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②数词后面增加量词。

10: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文:项脊轩总共四次遭到火灾,能够不焚毁,

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原因吧。

③补充省略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 11: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④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关联词语等。

12: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6、调(调位法)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1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4:求人可使报秦者 求可使报秦之人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 色彩变化

译文: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自

己,降低了身份。

②璧有瑕,请指示王。 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文:宝玉上有斑点,请让我指点给大王看。 ③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词义变化

1


译文: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

从看。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③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②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③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④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①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译文:希望趁着我还没有死的时候把他托付了。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指长辈去世

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

译文: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我而

去;到了四岁,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原想守节的志向。

5、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

〔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 省略句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比,谁更厉害?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译文: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定语后置

译文:(被敲打时)发出铿锵声音的山石,到

处都是这样。

④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无标志的被动句

译文: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

法收拾。

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注意固定句式 ①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八、



①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宜用意译。

例: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译文: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仍然)直挺挺

地躺着,长时间地愁苦不堪。

②紧缩复句或言简意丰的句子,需分开翻译或补充。 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译文: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

谁会不来呢?

③为了增强语势而用繁笔、渲染、铺陈手法的句子,译时要凝缩。

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文:(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替换。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1(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1)诚然,卿不朕欺

2)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

3)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2、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

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 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2)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3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禀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1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先加上标点,再翻译)

2)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3)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4、曾子衣敝衣,鲁君使人往致邑,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反,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1 反,复反,又不受。



2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3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c7f3aaff524ccbff1218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