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故障管理制度 一、 目的 设备故障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发生故障将导致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断,甚至发生人身伤亡等,给企业和员工带来极大地损失,为加强设备故障管理,及时吸取教训,防止故障重复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 适用范围 1、 本制度适用于海大集团各分厂事业部所有设备故障管理工作,各子公司可参照执行。 三、 管理职责 1、装备部 1.1 设备故障管理归口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编写及修订。 1.2 对各单位设备发生故障实行专业管理。 2、设备使用单位 2.1负责设备故障处理。 2.2对设备故障进行记录,并作预防性处理。 四、 工作标准 1、管理规定 1.1对加强设备故障管理,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平时修理与预防性维修相结合,专业管理与全员管理相结合,认真执行点检制,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对设备技术状况进行动态管理,保证设备安全生产,使设备正常运行。 1.2 设备故障必须归口管理,对违章作业和超负荷使用设备造成的设备故障,装备部及所属单位有权制止和处理。对设备故障不论大小机何种原因,都必须纳入管理范围,对故障进行全程管理,包括组织抢修,支持故障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并监督执行,提出处理意见故障统一上报。 2、故障定义 2.1设备故障: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的零件,构建损坏,或设备动作不正常,控制失灵,需停产检查,调整,维修的称为设备故障 2.2设备故障性质区分 2.2.1 质量故障:反映设备原设计、制造及安装原因,致设备损坏、停产或性能降低者,为质量故障。 2.2.2自然故障:凡因遭受自然灾害、致使设备损坏、停产或性能降低者,称为自然故障。 2.2.3责任故障:凡属人为原因,如违反操作规程,擅离工作岗位,超负荷运转,加工工艺不合理,维护保养不当,以及有自然预兆或发现故障隐患而未采取有力措施,致使设备停产或性能降低者,称为责任故障。 3凡因设备故障造成公司主作业线生产中断造成损失达到标准值称设备事故。 五、 业务流程 1、故障处理 1.1设备故障发生后,必须立即组织分析故障原因,确定抢修措施,积极组织抢修。 1.2 故障报告。设备发生故障后,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维修人员,维修人员对设备故障难易程度进行分析,如当班人员为能力处置应上报设备管理或值班人员,加强维修力量。 1.2 故障抢修,设备发生故障后,应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并及时报告。 1.2.1一般设备故障由设备所在单位的设备维修人员,设备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处理。 1.2.2 重大设备故障由所在单位主要技术管理人员处理。 1.2.3 重大设备故障由装备部主持,由设备所在单位及设备厂家等相关技术部门支持实施。 2、故障分析 对设备故障分析是设备故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或回避。故障处理完后要对故障分析,查明原因,总结故障发生的原因、类别、部位、时间间隔逐项统计分析,找出发生故障的根源,制定防范措施。 2.1 一般设备故障分析由设备所在单位组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参加。 2.2 重大设备故障由装备部组织,相关单位,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参加。 2.3特大设备故障由公司领导组织,相关部门,装备部,生产部,使用单位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参加。 2.4 故障分析内容: 2.4.1 分析故障原因,落实责任,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 2.4.2统计分析。按故障发生的类别、部位、时间、等级、原因等逐项分析,掌握故障的发生趋势。并做好设备档案记录。 2.4.3专题故障分析。对统计分析中找出的设备本身的和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 3、设备故障预防 1、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2、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 3、认证推行点检制度及预检预修工作模式。 4、严格执行检修计划。 5、以全员生产维修为指导思想,重视设备隐患管理。 6、加强备件管理特备是关键设备关键部件,减少处置时间。 7、对于关键设备应制定故障处理预案,提高维修人员处理故障的应变能力。 六、考核标准 1. 隐瞒事故、弄虚作假、拖延事故报告时间,考核责任人5分/次; 2.在事故分析调查中隐瞒事故真相、破坏事故分析证据,采取不配合、阻拦和威胁的行为,甚至嫁祸于他人,考核20分; 3.未及时召开设备故障分析会,考核相关责任人5分; 3.未及时上报设备故障分析报告,考核相关责任人5分; 5.因检修质量差,造成重复检修的,按相应设备故障等级加倍考核。 七、附件 1、本制度由装备部编制并解释。 2、本制度由XXX会签,XXXX批准发布。 3、本制度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同类制度同时作废。 八、附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ce57ed907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