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乞巧节日记:古时七夕节物风俗 纵观七夕节习俗,多与乞巧、婚恋这两大主题有着密切联系。 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 世谓之穿针楼。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 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 土民之家皆效之。 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 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喜蛛应巧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 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 民间亦效之。 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 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d20fbe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