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教师微课大赛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在写教案中的教学器材一栏时,大家总会写上:粉笔、板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我校的教学已由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走向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教学。 在最新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上,多媒体被定义为:可用计算机处理的多种信息载体的统称,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的确,多媒体教学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图、文、音并茂,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但是请不要忘记,多媒体教学的中心词是教学。多媒体仅仅是一个手段,它应用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学的。所以不能牵强附会,也不可喧宾夺主,以免冲淡了教学主题。因此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一定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激活兴趣,点到为止 语文课堂其实是一个由阅读文本到体悟文本的过程,其重点应放在“体悟”二字之上。这也正是我们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因此,语文多媒体课件,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绝不能用来限制学生的思维或代替学生的思维。 海明威在论述文学创作时有一个著名的“冰山原则”,那就是文本表面上所表现的是十分之一,另外的十分之九要靠想象才能获得。这个原则用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上也是非常恰当的。即要点到为止。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其实,无论是声音、图片还是摄影的应用,目的都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并且兴趣愈浓,学生的观察就更仔细,感受就更强烈,探究亦会愈加深入。 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视”觉中感受形象美,在“听”觉中聆听音乐美,在“想”中体悟意境美…… 总之,多媒体课件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做到点到为止。 第二,简洁明了,容量恰当 语文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形式要简洁明了,不能繁琐,更不能花哨,呈现信息的容量要适当。否则,就会造成学生筛选信息的困难。 在这一点上我也是深有体会的。记得在参加校级优质课评选时,我抽到的篇目是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那时,自己刚刚接触到多媒体,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讲课比赛,一心只想着能够在比赛中讲出新意,所以我便收集来很多写秋景的古诗词、图片,欲当堂搞一个配乐诗歌朗诵赛。但是我恰恰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简洁明了,我这样做看似增加了课堂的容量,但实际情况却是“喧宾夺主”。 所以多媒体教学切不可一味地追求课堂教学的快节奏、大容量,而是一定要做到简洁明了、容量适中。 第三,围绕中心,合理安排 多媒体课件的操作要尽量简便、灵活、可靠,便于教师和学生控制。 首先,背景的选择,切忌胡乱使用,注意要和课文的感情基调一致。例如,教授朱自清的《春》,背景的选择应该是清晰明了的、阳光的、充满生机的;讲授李商隐的《锦瑟》,背景的选择应该是朦胧的,哀怨的;讲授杜甫的《登高》,背景的选择应该是沉郁的…… 其次,多媒体课件中声音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声音要在一些合适的地方出现:开头的音乐,适于朗读的课文录音,课文朗读的配乐。这些声音的选择也不应是随意的。例如,开头的音乐,最好选择一些舒缓的抒情音乐,有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同时,课文朗读的选择一定要慎重,文风轻快的较适宜女性朗读,而风格雄健、悲壮的则适应男性朗读。 再次,在多媒体课件上总要有些文字,那么这些文字,字号不能太大,太大了影响美观;也不能太小,太小了后面的同学看不清楚。字体的颜色要根据背景的颜色来确定,若是蓝色的背景,字体的颜色应选择白色或红色,也就是说二者的色差要明显。 总之,语文多媒体课件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演示工具,而应该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认知工具。因此,在制作课件时要避免以展示和呈现知识为主,而应该更多地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培养学生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d7b499c80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