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诗歌、七分读——浅谈古诗词教学 古人曰:“教无定法。”诗歌教学有利于对学生素质的综合培养。几年来,在诗歌教学中有一些想法总结如下,以期方家指正。 一、读 《毛诗序》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言之不足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则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诗歌的语言是诗人内心狂热情感的一个外在表露,“咏诗言志”,离不开一个情字。在“诗缘情而绮靡”中我们感动于“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豪情,“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离情,“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痴情,“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的悲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惜花伤春之情……。 汉诗文传情达意,声情并茂吟诵已有数千年的传统。钟嵘的《诗品序》有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在或浅吟、或低唱、或动情放声高歌中我们体味“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之隋,“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悠然见南山”的恬淡之心。在琅琅读书声中。来揣摩苏轼、李白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柳永、李清照的婉约,触摸杜甫的思乡情愫,聆听屈原汨罗江畔苦苦呐喊“恐美人迟暮”……在声情并茂的吟诵声中,将诗歌特有的意境、内涵、韵律美传达出来。 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要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从读诗开始。”对于诗歌的阅读,反复诵读是一个极好的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朱自清先生也曾多次强调语文教学的诵读,他说:“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习着读,有时还得背诵,真可谓是三分诗歌七分读啊!” 教师范读,是教师情感的真实流露,是没有矫饰的自自然然,是教师人格的外化表现。绝不是教师玩弄技巧的故意表演,而是真正沉醉其中。正如于漪所说:“把无声的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如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淌入学生的心田,给学生一种雨润禾苗般的纤柔美;如大江东去,激情澎湃,气势磅礴,给学生一种激越雄壮的豪放美;似高山流水,错落跌宕,给学生一种多姿多态的飞动美。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师的吟诵下,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吟诵的天地,或划分节奏,或揣摩语气,重音、语气、节奏、停连等技法彰显无遗。凝心静气中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惊叹“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悲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学生反复诵读,全班读,小组读,个人读……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古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只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读出情味,才能真正了解作者的心声,才算是真正达到了新课标 的要求:“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读入境 对诗歌的解读,不可简单生硬地解释,不是被动接受作者给定的意义,而是热情投入,积极参与,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情境的过程。叶圣陶在《精读指导举隅》中说过一种情境:“吟诵的时候,对于讲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锤炼诗歌语言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悟气势磅礴的意境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怎样读?以下为师生对话:(师)文中用哪些动词描写“石”、“涛”?(生)“穿”、“惊”、“拍”。(师)用动作将这些动词表现出来,体会这些词语的特色。(生)做。(师)这些动作有何特点?(生)惊、险、有力度、雄浑、雄伟、壮丽。(师)读时语速?(生)快。(师)重读?(生)动词、形容词,有气吞天下之势。(师)节奏?(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悟体会诵读,境界全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歌教学,教师要舍得情感投入,调动配乐读等各种诵读方式,充分相信学生,有效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潜在的悟性与灵性,了解触发诗人的抒情因素,看清诗人抒情凭借的对象,领悟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艺术形象,与诗人产生感情共鸣而逐步进入诗人创造的艺术境界,领会诗人的思想及诗歌的主题、内涵,从中受到熏陶,融通诗意,触发创作之灵感。总之,教师在教学古诗词过程中,只有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我们的古诗词教学才能在新课标引导下更上一层楼。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dab3afc4a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