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文章七分读——谈诵读对文章理解的意义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分文章七分读——谈诵读对文章理解的意义 作者:卫巍 来源:《语文学刊》 2014年第3期 ○ 卫巍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学,江苏昆山215300) [摘要]从古至今,诵读一直是学好语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情况下,不管学校、老师还是学生都对诵读教学比较轻视,在此情况下重提诵读教学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只探讨诵读对文章理解的意义。 [关键词]诵读;文章理解;思想 [中图分类号]H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3-0151-02 从古至今,诵读一直是学好语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三分文章七分读”,“旧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很难想象,没有诵读的语文课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诵读,又称朗诵、朗读。“朗”就是要声音响亮清楚;“读”即读书,念文章。诵读教学就是以诵读感知为手段的情景教学。但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情况下,不管学校、老师还是学生都对诵读教学比较轻视,在此情况下重提诵读教学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单就诵读对文章的理解方面的意义予以探讨。 一、体味文章的感情美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诗文是作者感情的产物,诵读者就必须“以意逆志”,披文以入情,细心揣摩作者的感情,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进而在朗诵中“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叶圣陶语),如此,方能打动听众。诵读的过程也是感知、体会、品味文章感情的过程,没有感情的诵读肯定是不会成功的。 文章的感情是复杂而多样的,诵读者需要细细揣摩方能把握好,读出味来,而文章言尽而意无穷处,更需细心揣摩。如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当得知时刻怀念、牵挂的战友忽然被枪毙了,柔石“身上中了十弹”,作者的悲愤与仇恨之情,思念和痛悼之意是何等的强烈而复杂,但鲁迅只写了“原来如此!……”四个字。我们只有真正把握了这四个字的含义,才能读得到位。笔者以为:“原来”之前宜停足足够时间,表现作者气愤悲痛至极而无法表达之情;“原来”之后应稍作停顿,表现作者的切齿之痛和无奈的悲伤;作者的千言万语只化作“如此”二字,故而“如此”要深沉,缓慢,“如”字拖长音;读完后停足时间再往下读,因为此时作者又因各种感情的冲击而无法言语,之后才慢慢地转入下一层意思。 二、再现文章的形象美 一般来说,我们要诵读就必须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加以联想和想象,使之在诵读者心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具体可感的仿佛就在诵读者眼前的“内心视象”,当诵读者的“内心视象”与作者契合了,也就深得文章意旨了。高超的诵读者形成的“内心视象”甚至是对文章形象艺术性的再创造和超越。诵读要打动人,也非得建立起自己的“内心视象”不可,并在诵读中贯彻之,使听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嗅其味,如扪其形。古人读到得意处摇头晃脑,激昂处手舞足蹈,不仅仅能领悟文章内容和感情,也是形成的“内心视象”在诵读的过程中自然的表现和流露。 例如,《守财奴》中老葛朗台抢夺梳妆匣一节。读的时候,要能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骨瘦如柴的干瘪老头一见金子立刻眼冒金光,夸张地饿虎扑食般一纵,扑上匣子,夺将过去。一连串的尖音“噢,是真金!金子!”夺口而出,连声音也因贪婪的满足而颤抖,失去了正常的音质。老太太害怕得在一旁连声哀求:“上帝呀,救救我们!”欧也妮四肢发抖,目瞪口呆。在再现了这些情景的基础上,诵读者通过一定的技巧地把这些“意会”的形象,通过声音传达给听众。通过文字形成“内心视象”的过程自然有利于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三、理解作者的思想美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入手”,文章要由老师、学生反复读,“有时还得背诵”。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是美读的先决条件,同时,学生也因诵读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朱熹也有同样的体会:“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字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此时,读者与作者已然合二为一,不分彼此了,所感怎能不形象,所悟怎能不深刻?跳出诵读时的氛围,对作者的思想理解又怎能不深刻? 例如《阿Q正传》中“土谷祠畅想曲”一节,初读觉得好玩;联系背景及前后文方觉阿Q可笑;后来又觉得自己在少年时期也曾经天然地有过类似这样可笑的“革命想法”;后来才明白鲁迅先生的用意:阿Q之所以有这样可笑的想法,是因为革命者并没有发动下层愚昧的劳动人民;再读是时便觉阿Q可怜、可悲;涵泳再三,又读时阿Q的心态与形态已了然于心,尚未张口已觉阿Q活灵活现地浮现在眼前,仿佛不是自己在读,而是阿Q在倾吐“革命心声”,又是自己在描绘“革命蓝图”,自己与阿Q已然难分你我。这时再来诵读,对诵读者和听众来说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双方都受益匪浅。 四、感受作者的语言美 诵读,作者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对文章感受极为深刻。诵读课文以至于成诵,文章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由于诵读时将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最适宜感知领悟作者的语言美。 古诗且不说,就说现代诗。比如闻一多的《死水》,形式整齐,4句一节,每句9字,全文共5节;诗歌韵律和谐,双行押运,每节一韵,节奏鲜明。这首新格律诗的代表作其语言具有三种美感: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如果不反复品读怎么可能品味其中的妙处?就算我们把诗歌的思想性、艺术性讲得再深再透,对学生而言又有多大的收获呢?试想: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阅读、分析、理解、讲解、做题、讲题……这样的教学该多么枯燥无味。诗歌语言的形象、精炼,小说语言的个性化,散文的抒情性,议论文的逻辑性,记叙文的叙述性,这些都同样要求学生用心去读,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进而化为自己的东西,将会终身受益。还是古人说得简单明了:“旧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综上所述,诵读,是沟通书面语与口头语,实现“语”“文”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进入课文的桥梁,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对课文最好的预习。语文课与其他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书声琅琅”,故而笔者呼吁:语文课就要大声读起来! [作者简介]卫巍,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中学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806f52152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