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读书笔记 黄瑞晴 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工商管理专业 [学号 2001041097] 《格调》这本书是讨论社会等级方面的书,这方面书在西方并不少见,而且普遍受到欢迎,因为大家都想挤进更高的阶层,而又怕露出某些低阶层的迹象,而阅读这方面书无疑是增强对各阶级的认识,以使自身能往更高一个阶层走。 阅读《格调》这本书时,我注重将社会的高层和低层作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相对立”的地方,并分析形成这种对立的根本成因。 我分析的答案是:生活层次的高度,和见识面的广度决定了人们对不同事物的重视程度,而这种对不同事物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等级”(Class),或说“格调”。我个人认为这本书附录上的《客厅评分表(修订版)》很能体现这一道理。“低俗”的家庭之所以低俗就是因为它们将一些实质上没什么了不起的事物予以重视,比如说:将摩托车存放于起居室内扣10分;客厅里有冰箱、洗衣机或干衣机扣6分;保龄球托架扣6;有显示家中任何一个人名字或其名字缩写的物品扣4分;雕塑(户主或任一家庭成员所作)扣5(每一件)分; 墙壁嵌入式电视和音响系统扣4分;每件装框的证书。文凭或奖状扣2分;以上每件经过压膜扣3分;透明塑料家具保护罩扣6分;每件家具以流苏装饰扣4分;任何家庭成员的“专业”油画肖像扣3分;金鱼缸或热带鱼缸扣4分;有用玻璃纸装饰的灯罩扣4分;任何收藏品的展示扣4分;仿制的Tiffany灯扣4分;家庭成员所作油画、素描或版画扣4分(每一幅)„„其中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就是:“自己”或“自家”。许多比较低俗的人和家庭将自己的一些小小的荣耀看得特别高,常常要炫耀出来,这就表明他们的生活层次低,见识面窄,于是类似于“井底之蛙”、“夜郎自大”。 能体现这一道理的不仅仅是客厅,只要稍微留意人的装束就知道了。Class的差异体现得最明显的是“易读性信息”,低层的人往往穿着印有巨大文字、标志的衣服,而中层的人多穿有名牌小标签的衣服,上层的人穿昂贵但去找不到任何文字、标志的衣服这也就是说出于社会低层的人对一些没什么不起的东西过于崇拜。 当然,造成生活层次和见识面上差距的重要因素是金钱与地位,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作者在书中喜欢强调“暴发户”和“精神贵族”这两个概念,“暴发户”是区别于“贵族”的,即有钱有权却没有文化、传统、修养、品味的人;而“精神贵族”则指有贵族的文化、传统、修养、品味而没有贵族的金钱与权力。在当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依然非常强调“贵族”这个概念,不管是保留君主制的国家还是实行共和制的国家。许多人可能认为这是与“资本主义”不相称的,但我认为“资本主义”真是使“贵族”长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因为商业社会带来许多“暴发户”,当人们对“富有”已经见惯不怪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更高的追求,而贵族的确是上层中的上层,“贵族”在“富人圈”中脱颖而出。而中国目前之所以稍有钱有权的人都带有几分“贵族气”,原因就是社会不够发达,富人还较少,仅在物质上富裕的人也很受人崇拜了,所以在中国富人圈中,“暴发户”和“贵族”这两个概念还没分离,当然这还可能与中国自身的历史和国情有关,但我想若仅从经济角度解析,答案大致就是这样。 上面主要探讨了造成生活层次和见识面差距,即等级差异的“经济原因”,下面接下来讨论它的其它因素: 1.家族传统。这一点太明显了,我想也勿需论证。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中国自己的情况看。或许有许多人认为中国实在没什么“家族”,不像西方国家那样,从他们的姓氏或家徽上就可看看出其是否贵族。中国确实没有什么“皇族性”,也没有什么“家徽”、“族徽”,中国目前的家庭也难称得上“家族”,因为现在的家庭通常都是小家庭制。不过这有一个令人费解的地方,也就是“小家庭制”并非“有中国特色”的,相反,其实“小家庭制”是从西方引进的,在民国以至以前历朝,中国都是“大家庭制”的,在民国时期,西方文化大力冲击中土文化,时至当今,中国的“大家庭制”也基本上退去了,“家族”这个词也很少提了。于是今天中国的家族传统虽没多大影响力,但家庭文化却是不可摆脱的。目前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教养”,很分明可以判断出,这里所说的“教养”不非依赖于学校教育,反而是依赖于家庭教育。这也就是说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教养”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这一方面不能不归究于目前学校教育在“教养”教育方面做得不够。目前中国的教育界大谈“素质教育”,其实其本意跟“教养教育”是很类似的,但“素质教育”越谈越离题,而到了实施阶段就更离谱了。目前的学校为抢着戴“素质教育”这顶帽子,就一味往硬件上形式上花尽心思,什么:钢琴、芭蕾舞、武术、劳技、实验、电脑、天文„„其实据我看来,要学好这些东西靠学校是绝对不足够的,而且搞好了这些方面也不会对一个人的“素质”或说“教养”有什么影响,什么是素质?什么是教养?所谓实践检验真理,让我们到社会上看看我们什么时候会被人称赞“有教养”、“有素质”,什么时候会被别人骂道:“没教养”、“没素质”,那我们自然就会知道了:当你连一个很常用的字都不会写的时候,有人说你素质太差;当你在公共汽车上见到有老幼病残在身旁却不主动让座的时候,会被人说没素质,当你在图书馆大声说话,别人会说你没教养;当你与人交往,言语之间流露出狂妄自大,别人也会说你没教养„„其实“素质”这种东西,一部分来源于家庭教育,另一部分来源于“应试教育”,也即使我们以前强调写字、背诗词文章、运算、还有各学科的一些最基本的常识。这些虽不能算是我们目前社会谈得最多所谓素质,但这的的确确是社会上要求的素质,反而懂演奏一些乐器、懂唱歌跳舞等是工作不需要的。孔子曾说过:“乐以和”,意识是说乐的目的并非懂乐,而是在于乐给人的心灵带来的调和、陶冶,所以学音乐的目的是通过美育来达到德育的效果,而并非单纯地学几项本领、技能。但我们现在的所谓素质教育却以为让学生掌握几项稍“高雅”的本领就等于有素质,这就真所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说到底这是人们的功利心太重导致的,功利心用在其它方面可能还有些利用价值,但在“素质教育”、“道德教育”方面动了功利心,“素质教育”是最不能碰到“功利心”的,因为素质本身就是一种需要长时间、大氛围才能酿酝出来的东西。不能沁透人性、从整体上、本质上塑造一个人的就不叫“素质”,所以功利心主导下的形式上的,急于求成的教育,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都注定是教不出“素质”的。我们原来的教育制度其实并非真的是传媒中容的“素质杀手”的形象,造成作业、考试过繁多的原因也还是因为学校、家庭为用分数来争夺一些利益,据我所致,有些学校甚至鼓励学生在考试时作弊,因为这有利于提高平均分,学校就是根据这平均分来“分红”,有些不让同学抄袭自己试卷的学生反而会招到批评。如今分配利益的指标变为“素质”,学校就找遍各种能被人觉得是素质的东西来作文章。以自己拥有多少个电脑室、语音室、实验室、舞蹈室、体育馆、天文台,以在各种文艺体育活动中得过多少奖来鼓吹自己在“素质教育“上取得的“丰功伟绩”„„所以我们的“素质教育”改革是换汤不换药的,有成效才奇怪。总之,害了教育的是人们的“功利心”,而非教育制度本身,再完美的制度一旦被世俗的功利心染指,那注定是事与愿违的。但愿我们的“教育”,一块本是纯净的土地重返纯净,从本质上走上素质教育。 2. 知识面。我想,通过大量的阅读对提高生活层次和扩大知识面的意义是很大的,而且约束条件也是很少的,这就是所谓精神贵族。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经常被人批判的地方也就在此。因为许多人认为一个人即使物质生活层次很低,但由于思想领悟较高,其追求的层次也很高,而这是马斯诺理论没顾及到的地方。所以,假若我们将物质和精神统一起来,简称为:“资源”,而把决定一个人的需求层次的决定因素假设为:得到资源的多少。这里的资源是包括精神与物质的,资源的多少与精神和物质之间的所占的比例没多大关系,只要是资源丰富的人,无论其中有多少是物质,多少是精神,其需求层次都会较高。而需求层次和Class的关系不言而喻。所以希望提高自己的Class,就要尽量获得更多的资源。当然精神资源和物质资源之间的不平衡会导致不少问题的,所以在“多”的基础上尽量保持良好的比例结构,无疑使同样多的资源显得更多,产生更大的效益。有了以上“资源”的概念,就可弥补马斯诺原理的一大漏洞。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大致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资源”的占有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层次和见识面,而生活层次和见识面又决定了一个人的Class。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e24079c28ea81c758f578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