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①民族政权并立; ②两宋政权民族政策以软弱为主,多次用兵失败,对辽、夏、金等政权以岁币方式换取和平; ③民族矛盾突出,两宋、辽、夏、金都亡于民族政权的进攻; ④民族融合是主流。 ●概况:◎宋辽和战: ○宋攻辽:①概况:宋初,为夺取幽云十六州,宋军两次征辽,第一次在高梁河大败,第二次宋军大部被歼。②结果:宋军由进攻转向防御,宋统治者确立了“守内虚 中华文明史略表——宋元(中华文明的顶峰和持续发展)(续) 外”的政策。 ○辽攻宋:1004年,辽军南征,逼近东京,宋真宗在宰相寇准要求下亲征,双方发生澶州之战,辽军受挫,要求议和,后签订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①内容:宋每年给辽送岁币;辽撤兵;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各守边界。②影响:宋辽对峙局面形成,一个世纪中基本维持和平局面;宋辽边境安定,双方榷场贸易兴旺,使者往来不绝,加强汉族与契丹族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政民宋夏和战:○宋夏战争:元昊称帝后,与宋不断交兵,双方损失均严重,元昊请和。 ○宋夏和议:1004年,双方和议: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册封其为夏国主,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治 族重开边境贸易。 ◎宋金和战:○南宋初年抗金斗争:①北方义军抗金:北方沦陷,北方人民组织义军抗金,著名的有八字军。 ②岳飞抗军:采取“连结河朔”义军的方针,给金军以重大打击。1140年在郾城之战中大败金军,趁机收复郑州、洛阳等许多要地,截断金军运输线。宋高宗及秦桧合谋向金求和,解除岳飞兵权,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之。 ○宋金议和:1141年宋金议和。①内容:划界 关——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以北归金统治,以南归宋统治;南宋皇帝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输纳岁币。史称“绍兴和议”(宋高宗年号“绍兴”)。 ②影响:形成宋金对峙局面,双方政治、军事力量基本 系 处于均衡状态。后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原因:元朝大一统出现的促进。 ○表现:①民族对流:汉族人民大量迁居边疆,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发边疆;边疆各族大量迁居中原和江南,加强民族融合。 ②民族界限淡化: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融合,元时已被视为“汉人”。 ③新民族的出现:迁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和汉、蒙、畏吾尔等杂居通婚,形成新民族——回族,蒙古族亦完成整合。 ④对边疆管辖加强:西藏正式成为元朝行政区,元设澎湖巡检司,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 ●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安史之乱以后,土地国有制日趋衰落,土地私有制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度。宋朝政府顺应土地私有的历史趋势,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经济 的政策,即鼓励和支持土地的私人占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对土地兼并基本上采取了放任的态度,使土地兼并日益加剧,加上社会阶层流动的变化无常,土地所有权的转换非常频繁。 ◎土地租佃契约关系定型。宋代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采取订立契约的方式,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为制度 主,又有分成租和定额租的不同。 ●赋税制度:◎免役钱法(募役法): ①内容: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征收免役钱,由政府雇人服役;原来不用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称“助役钱”。 ②作用: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①农业有重大发展,土地充分利用,南北农作物品种更多交流,农产品商品化加强,经济重心在南宋时完成南移。②手工业生产的技术和规模进一步发展,宋代有的生产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③商品经特点 济活跃。宋城市和商业兴盛,出现纸币,边疆贸易频繁;元交通发达,商业兴盛。④对外贸易频繁,宋专门设管理对外贸易机构。元有世界著名的外贸港口。 ◎经济重心南移:○概况:北宋立国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力量。宋都南迁后,南宋更致力于南方的经济建设,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流传的“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史书记载:“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都说明经济重心已经完成了南移。 ○南移原因:①中原人口的南迁,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且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②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③南方统治者大多比较重视经济发展。 ④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⑤南方自然条件农业 经优越,蕴涵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⑥气候变迁影响:秦汉以后,我国经历了三个寒冷期,每当寒冷期到来,就会造成北方游牧民族生存困难,从而进攻中原,这就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的说法。随着中华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济 日益突出,经济重心的南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互补的需求,成为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一大特点。 手工◎矿冶业:煤开采量很大,广泛用于冶铁炼钢。 ◎棉纺织业: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南宋时扩展到江南广大地区,棉纺织业的兴起,标志着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的衣被原料。元代黄道婆推广黎族先进的“捍(搅车)、弹、纺、织之具”,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使江苏的松江在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制瓷业:宋代五大瓷窑:定、汝、哥、业 官、钧窑,景德镇以生产青白瓷著称,元时,景德镇成为全国著名的制瓷中心。 ◎造船业:世界领先,海船使用水密隔舱技术,安装导航设备指南针。 ◎城市经济功能加强:①到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于街巷,形成街市。原先禁止设市的城郭和乡村,也被允许置市贸易。除了一般的市场区外,还出现了夜市、晓商业 市、草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②汴京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50余座,最大的可容纳数千人。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商店、香药铺等鳞次栉比,城市 常营业到三更。御街成为主要商业街,标志着城市格局和功能的重大演变。 ◎货币:①两宋时期,铜钱在金属货币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②北宋前期,出现了交子,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纸币。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②金银特别是白银在宋代进入了流通领域,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 ◎交通。元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连接原有运河,元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开辟南北海运。 海外 ◎空前发展的海外贸易:宋代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与元代并处于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历史曲线的最高段。 〇表现:①贸易港口大大增多。②贸易范围有所扩大。③贸易规贸易 模持续扩大。 〇原因:社会经济全面繁荣;造船和航海技术都取得了飞速进步;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采取了鼓励的态度,如设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 ○高度繁荣。 ○文化重心下移。(1)概念:文化的下移,也就是文化从世族垄断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这是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特点 (2)表现:从唐诗的典雅到通俗,到宋词的兴盛,话本文学的出现,风俗画流行,以及元曲和明清小说相继兴起。文学越来越通俗化、平民化,这是文化下移在文学艺术上的反映。 (3)原因:①门阀的衰落与庶族的兴起。 ②中唐以后特别是到了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兴起,市民阶层在文化上也产生了他们的代表人物。 ◎三大发明: ○活字印刷术: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比欧洲早四个多世纪。后东传朝、日,西传埃及、欧洲。 ○指南针:宋代航海交通上普遍使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推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提供条件。 ○火药。北宋设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及火药武器。南宋时发明管形火器“突火枪”,开创人类作战史新阶段。火药及火药武科技 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 ◎建筑:①北宋末年李诫编《营造法式》,是建筑史上杰作。 ②辽河北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为著名木结构建筑;金代建卢沟桥;元大都建筑宏伟,有完整排水系统。◎沈括:①著《梦溪笔谈》,总结古代主要是北宋的科技成就。被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②突出贡献在天文学上,编有“十二气历”,利于农事安排。◎郭守敬:①创制简仪和高表等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②编定《授时历》,一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早300年。 ,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表现。 ○朱熹:南宋人,理学发展集大成者。主张:文理学 ◎理学:○理学:宋代儒家学者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亦称“道学”,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史学——《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编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化 史学 理是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上起战国,下至五代,取材重在历代政治兴衰。 ◎词:五代、辽、宋、夏、金主要文学成就。商业和城市繁荣是词兴起的主要原因。 ○婉约派:①李煜:五代最杰出词人,前期风格柔靡,后期抒发国破家亡的愁苦之情,有很高艺术成就。 ②柳永:北宋婉约派主要代表。作品反映市民生活,有浓厚市民气息,代表作《雨霖铃》。 ③李清照:女词人,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明白如话,生活气息浓厚。中年后作品渗透忧伤的感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②南宋词人辛弃疾:继承和发展苏轼豪放词风,文学 ○豪放派:①苏轼:豪放派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拓展词的内容,给词注入强劲的生命力,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作品散发浓厚时代气息 ,代表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南宋诗人陆游。文学成就以诗为主。词有豪放之作,也有婉丽飘逸之作。 ◎话本文学:宋代新兴的适应城市发展的世俗文艺术 学。情节完整,语言生动,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小说和戏剧很有影响。 ◎元曲: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元杂剧是把音乐、舞蹈、表演、道白熔于一炉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有韵文和散文相结合的完整文学剧本。散曲是当时北方地区的流行歌曲。关汉卿为最杰出的杂剧作家代表,其作品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悲剧《窦娥冤》是代表作。 ◎绘画:随着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风俗画日益增多。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荣景象,是风俗画的代表作,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中华文明史略表9-宋元时期2 第8页 广西河池高中黄庆龙编(2010年10月) 中华文明史略表9-宋元时期2 第8页 广西河池高中黄庆龙编(2010年10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ebe24380740be1e650e9a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