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约766-约830) 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曾从军塞上十三年,元和间为昭应丞、渭南尉,大和中官至陕州司马。晚年卜居咸阳原上。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亦擅绝句。有《王司马集》。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直到今天,中秋节依然是人们阖家欢聚的重要节日。天朗气清,皓月当空,丹桂飘香,举家赏月、吃饼„„这是多和乐融融的景象啊! 然而,就在这万家团聚的时候,有的人却只能独自悲凉。或因社会动荡而流离失所,或因个人遭际而漂泊在外,他们和他们的家人不得不天各一方,“月圆人不圆”的愁思在彼此的心中蔓延着,月愈圆,意愈伤;月愈明,心愈痛。或许正是这个缘故,当中唐诗人王建面对中秋的明月的时候,想到自己,想到好友杜郎中,想到天下所有离散的人家,才写了这首蕴藉深沉、委婉动人的咏月抒怀之作吧—— “月华如水,静静地泻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微霜,聒噪了一天的鸦鹊也逐渐消停下来,仿佛不忍惊扰这安详的夜色,悄悄地隐栖在树上。夜渐渐深了,清冷的秋露润湿了枝头的桂花,散发出氤氲的馨香。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这轮圆月,希望尽情享受这团圆的天伦之乐,但这秋夜的愁思,不知会落到哪户人家呢?„„” 诗人一、二句写景:“地白”突出了月光的明亮、皎洁;“树栖鸦”为“鸦栖树”的倒装,烘托了夜的静谧;“冷露”写人的感觉,突出秋夜的凉意;一个“湿”字,既突出了秋夜露水的浓重,又说明诗人伫立的时间长久;“桂花”是中秋的节物,暗指今夜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使之更有典型意义。诗人从视觉、听觉、感觉、嗅觉等角度,为我们描摹出了一幅“月色如霜、露桂飘香”的幽寂、凄凉的“中秋月夜图”,用景语引出后面的情语,不言凄伤而凄伤之情随景而出。 三、四句抒情:“人尽望”是用联想的手法,将前面诗人一个人的深夜不眠、望月怀人的情景普罗到每一个人身上,不仅诗人如此,天下人人都如此!从而扩大了诗歌的境界,使一己一时之情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秋思”即“愁思”,一语两面,既指离家在外的人对家的思念、向往,又指家人对游子的牵挂、期盼。“落”字堪称神笔,化无形的秋思为极具分量的重物,突出了愁思深沉、浓重。诗人不说自己想念朋友亲人,反为那些离散难聚、秋思难抑的人担心。结句一问,仿佛在说:普天之下,不知还有多少人正饱受离恨之苦啊!暗含对时世与人生的感喟,情意深曲,感人肺腑。 全诗以写景起,先突出中秋夜深夜静夜凉,然后以深夜不寐、望月怀人联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怀念之情,最后用一个情深意曲的问句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含蓄蕴藉、委婉动人。这正是这首七绝引人共鸣、千古传诵的原因吧! 余试以诗解之曰: 月白露冷湿桂花,伫立中庭伴眠鸦。 今夜离人应共望,秋思落尽早还家。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ed9e7822e3f5727a4e962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