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家名词解释 1、风骚: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2、政治美刺诗:是指《诗经》中由周朝贵族卿大夫所创作的,对统治阶级进行颂美赞誉和讽喻怨刺的诗歌。如《假乐》、《板》等。 3、《九歌》:就是屈原汲取楚地民间的神话故事,并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译成的一组风格清爽迷人的抒诗,共十一篇。 4、采诗说:先秦古籍中并没有明确提出,但是根据相关的记载,可以推断采诗制度是存在的。在古代言语不通、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这种有目的的采集,《国风》、《小雅》中那些遍布黄河、长江流域的民歌才能够汇集到王廷中来。 5、孔子删帖诗说道: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述,孔子将和古《诗》三千篇删至篇。这种观点影响非常大,但是我们已经存有很多有力的论据证明孔子虽然对《诗经》的健全、传播和留存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未曾删诗。《诗经》的最后古颚编订者必须就是周朝的乐官。 6、四家诗:汉代传习《诗经》的有鲁、齐、韩、毛四家,即四家诗。鲁诗创建最早,影响也最大,创始人是鲁人申培,特点是以诗训诂,将《诗》作为《礼》的说明;齐诗的创始人是齐人辕固,他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以《诗》来解说《易》和律历;韩诗的创始人是燕人韩婴,特点是断章取义,割裂诗句作自己论文的脚注;毛诗是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所创,特点是以诗论史。 7、今文三家(三家诗):四家诗中鲁齐韩三家为今文学家,在汉代公存有博士,沦为官学,故称“今文三家“或“三家诗”。 8、《毛诗传笺》: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所作《毛诗传笺》,及集古今古文经学研究之大成,主要为毛诗的《诗故训传》作注。 9、《毛诗正义》:在《毛传》、《郑笺》之后,唐代孔颖达承继汉学的研究方法与成果,集前代汉学之昌明,将《诗经》经学统一于汉学,策划Roadste《毛诗正义》70卷,就是唐代科举考试的标准《诗经》教本,代表了当时《诗经》经学研究的最低水平,在当时具备绝对的权威地位。 10、六诗说:六诗说出自《周礼·春官·大师》,即:风、赋、比、兴、雅、颂。 11、六义说道:六义说道源于《毛诗序》,即为风、诗赋、比、启、雅、赞歌。《毛诗序》顺《周礼》“六诗”说道,分法与《周礼》相同,只是把“六诗”叫作“六义”。 12、四始说:四始说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是指《风》、《小雅》、《大雅》、《颂》四者的开始,即:《关雎》为《国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 13、二南:所指的就是《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和《召南》,其就是两个地域的土乐,因何闻名,说法不一。 14、四诗说(二南独立说):北宋苏辙于其《诗集传》中首倡“二南独立说”,认为《诗经》应分为《风》、《雅》、《颂》、《南》四类,即把《周南》、《召南》从《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 15、风、雅、赞歌:关于《诗经》的分类,今人多从唐孔颖超过之说道,即为风、雅、赞歌。三者的分割标准古今说法不一,通常指出就是按音乐分类:风,民俗歌谣之诗;雅,天子之趣;赞歌,宗庙之乐歌。 16、周民族史诗:“周民族史诗”是“五四”以后的《诗经》研究者受西方诗歌理论的影响对《诗经》内容进行的新的分类。周民族五大史诗有《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17、农事诗:就是指《诗经》中叙述农业生产生活以及与农事轻易有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诗歌,例如《小雅·楚茨》、《豳风·七月》等。 18、农业祭祀诗:是指《诗经》中描写春夏祈谷、秋冬报赛等祭祀活动的诗歌,如《小雅·楚茨》等。 19、农业生活诗:就是指《诗经》中轻易描绘农业生产生活的诗歌,《豳风·七月》就是最典型的农业生活诗。 20、《七月》:《豳风·七月》是最典型的农业生活诗。它大约是西周初年的作品,是周朝乐官在豳地农奴歌谣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一首代言体诗。 21、燕飨诗:燕飨诗就是轻易充分反映古代嘉礼中飨礼、燕礼等礼仪活动的诗,它就是周代礼乐文化的轻易产物。例如《宾之初筵》。 22、风骚传统(诗骚传统):后世诗人的诗歌创作或受《诗经》影响,或受《楚辞》影响,沿着两条道路不断前进,发展、形成了我国诗歌的.两种不同的优良传统。其中,“风”诗传统是现实主义精神的世代相传,如《魏风·伐檀》;“骚”诗传统是积极浪漫主义的继承发展,如《招魂》。二者并称为风骚传统(诗骚传统)。 23、反讽恨刺及诗:就是指周朝贵族卿大夫所创作的对统治者展开反讽和谏官或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展开怨刺和抨击的诗歌,彰显出来其忧患意识和忧生之情。例如《十月之交》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ee8f388ae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