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望天门山》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还。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⑴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⑵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⑶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⑷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⑸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翻译】: 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奔流到这里回旋徘徊。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赏析】: 《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开元十三年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给人一种新鲜的意趣。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阅读训练】: 一、 1、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字看似平淡,其实很妙,请赏析开字妙在何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诗人用 、 两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大声势,用 、 两字写出了江流回旋激荡之态。 二、 1、首句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怎样的联想: 2、次句写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3、三、四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此,你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一、 1、这一开字,描写一泻千里的长江,势如破竹,撞开天门,表现出大自然雄伟壮丽的景观。 2、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断,开;流,回。 二、 1、答:天门山本为东西二山,诗人这样处理,就使读者不由得感到楚江奔涌的气势之大:那天门山就像是被楚江的怒涛冲成了东西二山一样。 2、答:一泻千里的楚江水,奔腾流淌,流至此处,山太高,太险峻,太雄伟,那水一下子失了锐气,变得驯服;诗人借水之平静衬山之雄奇。 3、答:青山似有情,张开臂膀将客迎;远客自多情,乘舟御风破浪行。阳光洒在江面上,若融金,似铺银,驶入天门山,眼界顿开阔,心胸更壮阔!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ef568f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