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新说 “孔融让梨”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也早被写进教科书,这个故事教导我们,在利益面前,要学会谦让,于是四岁的孔融成为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榜样。然而,不久前,某个上海小朋友的一句“孔融让梨我不让”的回答,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引发了我们对这个传统故事的教育意义的思考。 这个孩子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孩,无非是说出自己的真话。四岁的孩子,天真无邪,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第一本能当然是去抢着拿。至于能够懂得谦让,相信是经过了一定的礼仪训练才能达到。 其实“孔融让梨”能成为德育的经典教材也是一种断章取义的做法。在《孔融传》中还有后半部分,没有登载,当初孔融把大的梨子给了哥哥和弟弟,就有人指出:“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城府。”果然,孔融年龄稍大后,竟然抛妻弃子,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把甜果与黄金放在三岁孩童面前,孩童当然选择甜果,把黄金和价值连城古董放在一个见识短浅的农夫面前,农夫当然选择黄金。对于早熟的孔融来说,获得好名声比一个大梨子获得的回报要更多。如果初衷是这样的话,这样的孩子确实很可怕,因为他已经失去了童真,过早地进入了成人的思维。 有个故事,更能体现孔融让梨截然相反的教育结果。家里来了客人,母亲教育孩子要把大苹果给客人吃,而客人总会夸奖孩子懂事,然后把大苹果奖励给孩子,孩子尝到了甜头,每次都是先假意把大苹果让给客人,而最后大苹果都是落到自己的嘴里,即能受到表扬,又能吃到大苹果,一举两得,何乐不为。然而有一天,他照旧礼貌地把大苹果递给客人后,客人先是赞扬他一番,然后居然拿起大苹果准备吃,孩子对程序突然的改变不知所措,立刻变脸了,大叫道:“那个是我的苹果,快还给我!” 结果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表面是“谦让”,实质是“虚伪”。 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情,不必苛求孩子太懂事,就像有些书籍和影片少儿不宜一样。 而在生活中,更多的人并不是圣贤,是人,总有自私的一面。我们也没有必要要求每个人都无私奉献。相反,虚伪的奉献,反而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想为鲁国做贡献,把国外沦陷为奴隶的鲁国人赎回自由身。按照鲁国的政策,他会获得一笔奖金。然而,他却拒绝了政府的奖励。结果孔子知道后,把他一顿臭骂:“瞧你做的好事,鲁国以后再不会有人做这样的好事了!” 而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路,曾经跳水救人,溺水者获救后,赠给他一头牛,子路接受了,孔子则赞扬道;“你做得很好!” 在孔子看来,做好事不图回报,是圣人的做法,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圣人的标准太高,难以达到,所以不能苛求普通大众人人都能做圣贤。而做好事有所回报,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对普通大众来说,才是双赢的结局,也能造成鼓励人们多做好事的良性循环。子贡做好事不图回报,固然为自己赢得了名声,但是也让后面做好事的人不好意思拿回报,或者拿了回报会引来骂名,既然这样,那么这个好事还是不做算了。所以孔子才会骂子贡带了个坏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f61d66b0b1c59eef8c7b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