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农村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第五届“人教杯”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论坛会议通知 初中语文复习资料 题型1:结合语境,体会划线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例: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日夜兼程,到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 篷里指挥救灾。 方法:词语的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具体指代的内容)+写出了(表现出了)…… 答题规范:……词语原指……,在本文这里指……,写出了(表现出了)……。 答案:日夜兼程原义是“连夜加班的赶路”,这里指总理争分夺秒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表现了总理与人民并肩而立的精神。 题型2:分析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效果,妙处) 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解题思路:1.从词语的修辞手法入手(详见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2.分析词语的描写方法 1.从词语的修辞手法入手 例: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藤萝瀑布》 答题规范:……词语用什么表达形式,起了什么表达作用,表现了什么内容。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儿开放时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分析词语的描写方法 例:母亲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水泥水。 答题规范:通过(动作、神情、细节等)的描写,(准确、形象具体、细致传神等)+ 写出了…… 答案:通过“跪”、“爬行”运用动作描写,准确的描绘母亲插秧时的姿态,写出了母亲的坚忍与顽强。 二、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什么是重要词语? (1)关乎文章中心的词语 (2)关乎表达人物情感的词语 (3)关乎刻画人物性格的词语 (4)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5)体现语言特色的词语 (6)具有特别表达作用的词语 分析理解词语意义和作用 方法:把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1)从主题入手,全局考虑,避免以偏概全,注意该词与上下词语、上下文句的关系; (2)从词语或词语所在的句子出发,对这个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进行体味和琢磨; (3)联系一定的语言环境,从作者的思想感情、语体特点、作品风格等方面理解揣摩,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微和妙处; (4)从“准确”“周密”“简明”和“生动”的角度去理解词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中考词语理解考察形式 1.解释(理解)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2.揣摩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好处)。 题型3:指示代词“这”“那”所指的内容 例:国际奥委会致函伊拉克政府,决定禁止伊拉克代表团参加北京夏季奥运会。伊拉克运动员在爆炸和枪声中不懈地训练换来的却是梦想的破灭。这对伊拉克民众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不幸和悲哀。 答题方法: 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1.答案一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 2.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题型4:某词能否换其它词。 例:一下子,豆大的雨点一个劲地往下砸。 雨点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规范:回答能否(大多不能)+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描会出)+特点 答案:不好。因为“砸”准确形象的写出了雨大而猛的特点, “落”没有这样效果。 答题规范: 1.回答能否(大多不能) 2.根据词性回答: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2)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1f7c97d776a20029bc642d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