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欣赏者的感受、理解艺术作品等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性的心理学分支。 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文艺家如何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分析,积累、提炼素材;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想象的过程;研究情感、抽象思维与想象活动的关系;研究文艺家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特点及其对创作的影响;研究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怎样感受和理解作品,引起情感共鸣;研究如何通过文艺作品、艺术活动去丰富和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鼓舞人们的意志和热情;研究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文艺兴趣和欣赏、创作能力,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中国古代典籍中有许多关于文艺心理学研究的精辟见解。《乐记》中就分析过音乐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关系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更为充分地分析了作者、欣赏者的想象活动、情感作用、灵感突发、个性与创作的关系等。后代的许多诗话、词话也都有丰富的文艺心理学思想。 在西方,17、18世纪以后,随着美学研究的深入,审美心理学成为一个特别受到重视的领域。德国心理美学家李普斯提出了移情理论。弗洛伊德根据他的精神分析理论,把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欣赏共鸣看成是受到压抑的潜在的性本能得以“升华”的需要。其弟子荣格又发展了精神分析理论,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用来分析文艺心理现象。 美国的阿恩海姆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写成《艺术与视知觉》一书,强调了文艺心理的整体观念。二十世纪30年代,中国美学家朱光潜著有《文艺心理学》一书,系统地介绍了以往的文艺心理研究状况。 英国尼达姆所著的《论十九世纪法国和英国社会美学的进展》一书,比较明确地提出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及审美心理研究在整个美学研究中的地位。作者指出,美学研究应包括三个截然不同、却又相互补充的部分:抽象的或形而上学的部分,致力于给美下定义;心理学的部分,致力于描述美对于人类心灵的影响;社会学的部分,目的在于确定美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文艺心理学着重讨论的内容有:艺术感知,作家、艺术家的思维特征、形象、情感、理性的关系、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以及创作个性等。 这些内容在创作心理和欣赏心理中的不同特点以及对评论心理的影响,已开始受到普遍重视。因此,有人认为可以把文艺心理学分为创作心理、欣赏心理和评论心理三个部分。 其它心理学分支学科 到了20世纪90年代,又出版了童庆炳的《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胡山林的《文艺欣赏心理学》、周宪的《走向创造的世界———艺术创造力的心理学探索》、邱明正的《审美心理学》、童庆炳主编的《现代心理美学》、周冠生主编的《新编文艺心理学》等一批有创新的文艺心理学或审美心理学专著。20世纪后20年出版的这些文艺心理研究著作既推动了美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文艺心理学的逐步独立和发展,但是也给21世纪文艺心理学的的学科建设留下许多问题,主要是学科名称、研究对象、学科体系问题,当然也包括研究方法问题。 二)近现代中国文艺心理学思想家的贡献 中国近现代研究文艺心理学的情况如何呢?前面已经提及中国文艺心理学思想,自先秦到明清,堪称源远流长而且极为丰富。但作为现代一门独立的科学起步较晚。 王国维与宗白华 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开风气之先的,首推王国维(1877~1927)。他对于文学、哲学、美学、心理学都有深厚的根底。《中国心理学史》也肯定王国维是把西方心理学介绍到中国的心理学家之一[3]。 他曾在师范学校讲授心理学课,翻译了丹麦海甫定(Hoffding,H)著、英国龙特(Loundes)所译的《心理学概论》(Outline of Psychology),于1907年出版。1910年王国维还翻译过美国禄尔克原著《教育心理学》。证明王国维不只是文学、史学大师,也是中国现代心理学先驱。他的著作,特别是他的代表作《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把文学、美学、心理学冶于一炉,贯穿着丰富的文艺心理学思想,如其中的“解脱”说、“境界”、“意境”说和受西方影响的“游戏”说与“势力”说,都富有文艺心理学思想。 其次,现代美学家、诗人宗白华(1897~1987)在文艺心理学理论方面也有所阐发。主要体现在他的《美学散步》中,他认为:“美不在心理活动的过程中,而在大自然和文学艺术里。美的产生必须具备两种条件:一是主观心理条件,一是客观物质条件。要想欣赏到事物的美,就得把我们的思想情感改造一下,转到审美的角度,才能发现美,这叫做欣赏过程;我们要创作,就得把所发现的美,反映到心里,经过一番酝酿思考,凭借物质条件(如纸笔等)创作形象表达出来,才成为文学、艺术,这叫做创作过程”。他认为优秀的文艺作品,并非生而有之,而是人格涵养的结果。怎样涵养人格?一方面,要博览群书,向伟大的文艺家学习;另一方面,要游历名山大川,深入社会生活,观察体验,做到心领神会。就从这些论点分析,宗白华的文艺心理学思想,是符合反映论心理学观点的。 鲁迅与郭沫若 还有几位文学家,他们的文艺心理学思想,表现在他们的创作中,可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 鲁迅(1881~1936),是现代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伟大贡献,享誉中外。但他的文艺心理学思想却少有人研究。鲁迅的文艺心理学思想,蕴含在他的创作中,并因此而增加了文艺创作的深度,只是没打上“文艺心理学”标签,因而被广大不谙心理学的读者所忽略。鲁迅留学日本,于1904年到1906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即学过医学心理课,曾一度对弗洛依德心理学发生兴趣,也体现在以后的创作中。如《狂人日记》即表现了妄想型人格异常患者的语言,揭露封建道德的虚伪性。又如《故事新编》中的《不周山》(即《补天》)和《彷徨》中的《肥皂》,显然采用了弗洛依德的性压抑的潜意识理论。鲁迅承认采用过弗洛依德的“心理分析”观点。在《故事新编》序言中曾说:“首先是很认真的,虽然也不过取了fú@①罗特(弗洛依德)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4]。 可见鲁迅是认同弗洛依德关于文艺创作的心理学思想,但他不同意弗洛依德的泛性论观点。 郭沫若(1892~1978)。《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 5 ](P210)对他评价很高,誉为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而遗漏了他还是一位文艺心理学思想家。郭沫若自留学日本入福冈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就学习了心理学,特别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0014662a0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