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本质 摘要:本文从哲学、生活、个人等方面对道德的本质提出问题,并尝试研究与解答。作者尝试解释道德对于我们生活的作用,道德的本质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以及个人与道德关系。并在这些论述中提炼出道德本质的四层含义:有益性、利益性、社会性、个别性。 关键词:道德,本质,生活,个人,利益 一、 什么是道德的本质 道德一词近乎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社会生活的繁复决定了统治阶级并不能单纯的依靠法律、武力来强制社会功能在一定的秩序下稳定运行。而这时就出现了“道德”。道德正是为了弥补武力的空缺,以柔的方式来约束人类的行为,并保持社会能够在一定的秩序环境下运行。 什么样的才算是道德呢道德的本质又是什么这里就需要我们研究“道德”与“非道德”的区别。从我们的第一印象里可以想到的是道德等同于利他,非道德等同于利己。实则不然。在我看来,“道德”是一种互利行为,即其他社会对象与你本人在这一事件中能够同时得到利益,或经济上的、或心理上的。而相对的“非道德”则是一种互损行为,即其他社会对象与你本人在这一事件中同时损失了一些,或经济上、或心理上。正如约翰.密尔的功利主义所认为的,“功利乃是道德的目的,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趋乐避苦的。”[1]而道德能够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说明它能够给人类带来利益、带来快乐。即道德的有益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不是人的自然本质固有的“善良意志”,而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思想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它作为思想关系,就其一般本质而言,是对社会物质关系的反映,是由社会物质条件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社会意识形式;而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又具有区别于其它意识形式的特殊本质和规定性,从而使道德成为凭借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来把握现实世界的“实践精神”。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认为道德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社会生活中的共同利益,决定着各阶级的共同道德观念。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道德的变化。[2] 不同我国古代的道德本质,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更强调的是一种现实的、有基础的道德本质,即道德是建立在经济之上的。我国古代道德观更强调一种精神上的层面,是一种虚拟的道德。类似于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式道德观。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有基础的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更具有说服力。因此,从哲学角度上来说,我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即道德拥有利益性。 综上,我归纳出哲学范畴内道德的本质所具有的两层内涵,一是有益性,即能够对人类产生相互的、公众的利益;二是利益性,即人类的道德行为都是由某种追求利益的目的而出发的。 二、 社会中的道德本质 道德既然是用来约束人类社会行为的规范,就必须不能脱离与社会生活而存在。在社会中并不是北大的学生一定比河大的学生有道德,并不是奥迪车主一定比奥拓车主有道德。社会中的道德已经不需要像哲学理论中那样的看不见、摸不着了,它可以实现从抽象到具体实像的转化。比如: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等都是有道德的体现。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道德的本质是怎样体现在这些行为中的道德的本质是否可以大范围的适用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道德的本质是怎样体现在这些行为中的。 我们用到的是反证法。简单的以“拾金不昧”为例。“拾金不昧”是大众所能公认的,没有任何异议的道德行为。对于拾金者,虽然他将得到的金钱失去了,但是他所得到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即自尊心、自豪感的极大提升。而失主找回了自己的经济损失,所以说他们之间成功达到的“互利” 的目标,同时可以感受到助人的乐趣或者挽回损失的庆幸。这也正是他们的快乐,他们的利益出发点。正符合我们上文说到的本质的两个内涵。而“拾金而昧”的行为对于拾金者丢失的是精神上自尊心,并且可能会伴随长时间的不安情绪;失主则是承受了经济上的损失以及精神上的不甘。所以说他们之间是“互损”,也即我们意识中的“非道德”行为。 有人或许会问:“如果某人把金钱看得比精神重要呢他又失去了什么”我不否认这种情况的存在,但是它起码不符合“互利”的行为。对于他本人来说,或许不觉得有损失,人是有社会性的。他的“拾金而昧”导致了社会群体对他不信任,甚至是孤立。他损失的是社会资源,这是比金钱更加重要的资源,所以“互损”的结论仍然是可以成立的。 然后让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道德的本质是否可以大范围的适用。 相信大家注意到了,在这里我用到的是“大范围”的适用,而不是“一定”“永远”等词。因为我们无法将每一种情况都加以列举并分析。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针对某一个例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在诸多个例中提炼出他们的共同点,即共性来作为我们的结论。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将用生活中常见小例子来为大家作答。 关于“乱扔垃圾”。首先我们假设一个人物甲。若甲在社会生活中总是可以做到“不乱扔垃圾”,对于其他社会成员来说得到的是一个清洁的社会坏境。如果甲是出于习惯这样做,那么他则是遵从的自己的内心想法、欲望,得到的是心理上的满足与畅快,而这份满足于畅快也正是他的利益出发点;如果甲是逼迫自己这样做,那么他可以得到的是社会成员的肯定以及自我的肯定,他为什么要逼迫自己这么做这正是他的利益出发点,他想要的就是这份肯定。不难得出结论:在这个事件中,甲与其他社会成员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符合“互利”,同时甲又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点而行动,符合上述道德的有益性与利益性。若甲总是“乱扔垃圾”呢其他社会成员损失的是洁净的社会生活环境,而甲则损失了社会信任与肯定。 在这两个例子中,我都提到了“社会成员”、“社会信任”与“社会资源”等词语。并把它们作为了道德的评判标准与利益条件之一。因为道德与非道德的发生都是以整个社会为背景进行的,道德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而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就是人类具有高等的社会性。所以我们可以得到道德本质的第三层含义:社会性。即道德发生在社会之中,与社会有着相互的作用。这在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中也有提到。 三、 道德本质与个人 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更强调一种合作与集体,所以中国的道德观念便是以集体为主、以大局为重。而西方资本主义发达的地区是以尊重个人为主。这正是在上文中提到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认为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而社会又是由家庭与个人所组成的。所以家庭与个人的经济基础可能影响到家庭与个人的道德观念。 我们已经论述了道德本质具有利益性,也就是每个人在道德行为前都会有以利益为目的的趋向。而与道德争议最大的社会因素便是经济因素,通俗点说就是“钱”。仍然以“拾金不昧”为例。若拾金者是比尔盖茨,他会毫不犹豫的将钱拿出去,因为他没有必要去要这些钱。而如果是一个父母双亡、生活困难的人捡到这样一笔钱,他一定会犹豫、会挣扎。也就是说他的经济基础影响到了他的道德行为。因为道德是与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所以在道德面前,个人仍是会衡量利益再做结论的。 除此之外,个人的信仰、成长环境、生活环境等等都会影响个人对道德的评判,对于同一件事,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判断与标准,所以我们说道德本质的第四层含义是个别性,即道德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同的。 四、结论 道德的本质包含有四层含义,分别是有益性、利益性、社会性与个别性。综合来说,道德的本质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针对个人而言,从自身利益出发并且可以让自己与其他社会成员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002649f14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