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本质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道德的本质,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综观西方传统伦理思想史,关于道德本质的论述有“道德工具论”和“道德本体论”两种观点。“道德本体论”以道德为目的,肯定道德自身即具有无上的价值,人应信守并践履,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道德工具论”认为道德只是某种更高目的的手段,只具有外在价值和手段;道德自身不具有最高或终极的价值,人生最高或终极的价值在道德之外或道德之上,道德是人达到某种更高或至高目的的工具或手段,人生并不是为道德而活着的,道德只具有工具或手段的价值。 道德工具论所强调道德存在的目的就是作为手段和工具,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和目的性,蕴涵了道德本质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建构起了人本主义的道德观。这使得道德极易沦为追逐私利和欲望的工具,势必助长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风气,造成社会道德失序和危机。这无疑违背道德本身的规范性、约束性。而道德本体论则将道德作为一切行动的目的和准则,赋予其崇高的内在价值和目的价值,有助于造成一个道德的社会共同体,但这势必造成对现实功效和利益的忽视,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两者又是相通的,把道德作为工具极端崇拜的结果就是道德演变为本体。事实上,正本清源,究其本质,完整的道德本质涵盖工具道德和本体道德,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工具道德和本体道德的互补构成了道德的整体。 关于道德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是中国伦理学一直以来的一个热门的话题,也是争论不休尚未有定论的一个问题。目前在道德本质的研究上,主要有规范说、主体说、主体与规范统一说等不同的主张道德的本质在于规范性的观点是学界的主流观点。规范说主要从道德的社会本质出发,力图从道德作为意识形态与其他形态的区别中,寻找道德的本质特征。并明确指出,“道德不同于其它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就在它的特殊的规范性。”[6](P53)论者认为从道德产生的史实来看,是集体生存的需要导致了道德的需要。道德一开始就是一种调整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矛盾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的前提是维护集体利益,无论这个集体是虚幻的还是真实的,只要这个集体在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道德就必须围绕这个集体旋转。所以,道德的崇高性,尊严和价值就在于道德是集体利益的维护者。个人的利益的实现,个人的发展,始终都是相对于集体而言的,个人的发展、个人的利益的满足其根据只能从社会、从集体中去寻找。而且,只有约束了个体背离集体的欲望,人类才可能生存下去,才有真正个体欲望的满足。其次,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克制自我,养就一种对集体的献身精神并非易事。正因为这种非自然东西的难能可贵,才体现出道德的价值。超越小我,以一种敢于否定小我的献身精神汇入大我的行列,是一个人道德成熟的标志。因此,“道德原本的用意,决不在于单纯发挥什么人的生命活动,而在于公开声明个人对社会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7]规范说强调道德的社会性,突出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道德的本质特征。规范说认为道德的规范在于维护占统治地位的集体,以规范、节制和牺牲个人利益,从以往的社会历史中也可以得到确证。同时,道德对个人某些欲望和行为,如损人利己的行为的约束是必要的。问题在于用历史上特别是阶级社会历史上道德所表现出的显著特征和本质,能否说明伴随人类过去和未来的道德存在的本质特征,用道德曾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成为维护“虚假”集体的意识形态的特征,能否说明道德在真实集体中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另外,从现实来看,突出道德的规范性的本质,对我国社会道德的发展与建设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道德的约束性仅仅停留在强调道德对个人的规范,不仅容易扼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忽视了制度及制度道德的建设。所以,尽管道德对于社会和谐与稳定、对于个人成就自我的意义甚大,但也不能过于抬高道德的规范作用,否则就会与道德本体论一样陷入道德理想主义,试图用道德来解决社会的一切问题。 也有学者主张道德的本质是规范性和主体性的统一。认为从道德特性来看,一方面就接受社会约束而言,人是道德的被动客体。另一方面这种规范行为的实现必须以个人心甘情愿地接受约束并自由适应、自我选择为充分条件。个人在道德实践中除了社会性目的外,也包含个体性目的在内,没有哪一种道德行为是纯由社会性目的而不带任何个体性目的而发动的,所以人又是能动的主体。从道德实践活动来看,一方面道德规范从根本上制约和引导着个体道德行为的实现方向,另一方面又正是人在道德活动中具有的主体性才使社会道德规范最终摆脱“抽象观念”的形态,成为对社会共同体起保证作用的积极因素,使道德具有现实性和生命力。从道德本质的规范性和主体性相互关系来看,它们各自本身都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道德的主体性离不开道德的社会制约性,而道德规范性所规定的内容又需要主体的人来体现和践履。关于道德本质统一论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规范论和主体论的片面性。 马克思从道德主体人所处的现实出发来揭示道德的本质。他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现象和社会上层建筑,受制于客观物质现实以及主体——人,并随着社会物质现实的发展而发展和消亡,具有从属性和工具性本质;同时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即道德能够对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反作用。就道德的产生而言,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被社会存在、经济基础决定的。因此,道德是一定的经济关系也即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的反映,社会经济关系是道德的终极根源,其内容具有绝对的客观性马克思认为,道德不仅是现实的产物,而且是一套行为规范体系,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约束性。“道德总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是当被压迫阶级足够强大时,它代表对于这个统治的抗争,和被压迫阶级的将来的利益”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的道德是对客观存在的调节,体现出绝对的命令性和权威性,既含有工具性意蕴,又隐现出本体性特质,在约束、规范的同时,给出价值评判,为现实存在的提供价值目的和导向。事实上,这两者都要通过现实的道德主体发生作用,需要内化为主体自觉的行动。马克思道德实现了工具性和本体性、本体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综上所述,在马克思看来,道德的本质是人的道德,人既是道德的主体,亦是道德的客体, 它产生于现实又受制于现实,随主体与现实而变。同时,道德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具有规范性,是对现实存在的实践——精神的把握。与之相应,道德既有工具和外在价值的一面,也有目的和内在价值的一面,是本体与工具、本体与主体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的核心所在。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8022a89aa00b52acec7ca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