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林中大丈夫

时间:2022-08-29 10:12:16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笔墨林中大丈夫

作者:李元洛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8年第12

一个地方,如果既有山水之美,又具人文之胜,那就可谓璧合珠联,两全其美。武汉黄鹤楼与巴陵岳阳楼以及南昌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就是因为它们不仅均具地美,而且都有人杰,各有不朽诗文为山川楼阁添色增辉。武昌的黄鹤楼之所以名传遐迩,就离不开盛唐诗人崔颢以他的力作来捧场。

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年(722)进士,曾在河东节度使幕中任职,天宝初为太仆寺丞,迁尚书司勋员外郎。他是李白的同时代人,文学史家多将他归入边塞诗派的阵营,因为他许多作品都是咏唱边塞征戍之事,格调豪壮,风骨凛然,如《雁门胡人歌》与《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等即是。但是,他最为传唱人口的,还是七律《行经华阴》《黄鹤楼》以及五绝乐府《长干曲》(二首),它们都被清代蘅塘退士孙洙收入所编的《唐诗三百首》中,其中尤以《黄鹤楼》一诗最具知名度。

黄鹤楼巍然峙立在武汉长江之滨。武昌蛇山之巅。蛇山又名黄鹤山、黄鹄山,从三国时东吴为屯戍之军事需要而于此建楼算起,黄鹤楼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历代诗人对黄鹤楼吟咏不绝,仅以唐宋而论,唐代的宋之问、孟浩然、王维、白居易、刘禹锡、杜牧和宋代的陆游、范成大等重量级的诗人,都纷纷髓场演出。然而,为什么只有崔颢赢得的掌声最热烈最持久,甚至连目空一切的李白都要说什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崔颢此诗之所以在众多咏黄鹤楼的诗作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冠,原因就在于诗人的生花之笔,抒写了辽阔深远的时空感和苍茫邈远的宇宙感,并且由大及小,对中国诗歌的传统母题乡愁作了新颖的表现。

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前四句重在虚写。黄鹤楼以黄鹤命名,本来因为此楼建于黄鹄矶上,而相通,后人附会有仙人乘鹤过此而得名。南朝梁代萧子显所著《南齐书》称,仙人子安乘黄鹄过此上也,而宋人乐史所编之北宋地理志《太平寰宁记》则说:昔费神登仙,每乘黄鹤于此憩驾。他将登仙的神话算到三国时蜀国丞相费祎的名下。崔颢登斯楼也,思接干载,想落天外,便借题发挥。此诗前半首只以第二句写黄鹤楼,其他三句则都是从昔人落笔:昔人已乘黄鹤去,首句开始即写昔人黄鹤一去不复返,第三句明写黄鹤昔人:白云千载空悠悠。第四旬则是昔人了。四句之中叠用三黄鹤,而第四句之尾又用叠词悠悠,如此更平添了一番抚今追昔之情,回环唱叹之美。总之,四句诗概括的是元尽的时间与无垠的空间,在苍茫阔远的时空意象中寄寓的,是渺小的个体生命在无边无涯的时空中之一种宁宙性的感伤。

诗人乘着想象的翅膀振羽而飞,进入历史的深处,邀游于九天之上,穿行于时间隧道之中,最后终于由云端而大地。由历史而现实。《黄鹤楼》一诗的后半首重在写实。如果说前半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003bf2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