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之死

时间:2022-04-25 18:37: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庞统之死

庞统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位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大隐士司马徽

曾夸赞他们说:“卧龙、凤雏,两人得其一,可安天下”然而这样一位“可安天下”的人才,为何会出师未捷身先死呢?

问题就在于司马徽的这句话,卧龙、凤雏,两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因为他强调的是二者得其一,而刘备却得了两个。然而像他们这样的谋士并不是越多越好。

当时,诸葛亮为刘备取得荆州,而且刘备手下没有人能够与他匹敌。他担任军师,有不可撼动的地位。而庞统的到来却能打破这种平衡。

所谓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庞统新投刘备,虽为右军师,但没有实质的功劳。所以他急需一份功劳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为刘备取得西川。

庞统之才的确不亚于孔明,他意识到刘备入川前还需以仁义自居,以图刘璋的信任。但进入西川后就可以撕破脸皮。理论上,大军已过川蜀的屏障,而且又有法正、张松等蜀中大臣暗中相助,他只需用黄忠、魏延两位孔明不用的“末将”就能取得西川。

然而就在西川唾手可得的时候,事情发生了转折,孔明还是插手了。正如当年程昱利用徐庶的至孝一样,利用庞统对刘备的至忠,刘备对他的至信。先瓦解刘备取西川的信心,在除掉庞统。

事情是这样的,在取川的过程中,广汉人彭漾向刘备告密说,敌军有人要掘涪江水淹魏延黄忠军寨。还说“罡星在西方,太白临于


此地。当有不吉之事,切宜慎之”这一情报是救了刘备大军,还斩了敌方主谋泠苞,化凶为吉。然而这样的险境都是刘备一首造成的。原本泠苞先前已被魏延活捉。但刘备偏要放了他。魏延说“此人不可放回,若脱身一去,不复来矣”刘备却说“吾以仁义待人,人不负我”然而在两军交战的情况下,胜负不明,他却还滥用仁义。若不是彭漾告密,庞统必定会功亏一篑。但他也从这件事中看出,刘备已经由儒仁转变为愚仁了,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了。

军前刚刚化险为夷,诸葛亮却派马良送信说“亮夜算太乙数,今年岁次葵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切宜慎之”刘备为之动摇。庞统却嗤之以鼻,所谓的占星术,不过是迷惑人的方术或者是攻心术。彭漾告密时先分析涪江的地理,怕刘备不信,才结合星象来说。如果占星能卜知未来,那么诸葛亮和庞统为什么不知道涪江的险情?难道他们还比不上彭漾?于是想刘备说:“统亦算太乙,已知罡星在西,应主公合得西川,别不主凶;统亦占天文,见太白于雒城,先斩泠苞已应凶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进兵”以此来给刘备打气。

可对于两人所言,刘备还是偏向了前者,他决定退守荆州。第二天他还以自己的梦劝庞统说:“吾夜梦一神人,手执铁棒击吾右臂,觉来犹自臂疼。此行莫非不佳?”向来果敢的庞统哪里受得了这种患得患失、软弱无能的言行,他回答说:“壮士临阵,不死带伤,理之自然也。何故以梦寐之事疑心乎?”又说:“主公被孔明所惑矣。彼不欲令统独成大功,故作此言以疑主公之心。心疑则致梦,何凶之有?统


肝脑涂地,方称本心。主公再勿多言,来早准行。”他虽这样说,却也对刘备失望了。他看透了这个阵营,自己不被信任,遭别人算计。耿直的他也不愿意和诸葛亮争权;果敢的他也不会退隐山林;忠诚的他也做不出背主之事。

所以他选择秉承忠义,马革裹尸,以死来退出这场争斗。而且还为了不影响诸葛亮,而自导的这一出“久乘不曾如此的马失了前蹄”穿白袍骑着刘备的白马。把自己的死推在了自己和刘备身上,防止刘备迁怒于孔明。因为刘备曾梦见神人敲其臂,而刘备心中的神人正是诸葛亮。其次他选择死在落凤坡,是为了安慰刘备“我命该绝以此,你不必太自责”此外,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谋士,为什么要独自领军,而不跟着大将走。为什么不走大路要走小路。为什么还要穿白袍骑白马。这都是他在向诸葛亮表明,“我不是屈死在你手里,我不是不知道你的险恶用心。我只是讨厌这种尔虞我诈罢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01b554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