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集体备课教案 第四单元 《项羽之死》 3—1 项羽之死 司马迁 主备人:张学涛 朱元 讨论参与人:吴森茂 杨琛荣 赵炳忠 马延利 张含光 讨论时间:2016年12月6日 星期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掌握重点字词句。 2.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 过程与方法 1.把握文章内容,联系已学过的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2.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感受其体现的悲剧之美。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确定重点字、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教学难点: 感受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体会其表现的悲剧之美。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诵读让学生整体感知。 2合作探究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教学安排 两课时 先学指导 1.借助《金太阳导学案》,扫除课文文字障碍。 2.阅读《金太阳导学案》,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等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一)导入新课 我们曾在高一时学过《鸿门宴》,大家对项羽有了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同样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之《项羽之死》,来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进一步学习如何分析评价一位历史人物。 《项羽之死》记述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 (二)明确目标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2.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 二、提出问题,指导自学 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结合课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设疑、解疑: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心中疑惑。 3.提交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三、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梳理知识点,解决疑难问题。 批 注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集体备课教案 第四单元 《项羽之死》 3—2 (一)多义词 1.项王军壁垓下 岸土赤而壁立 2.自为诗曰 为诸君溃围 3.虞兮虞兮奈若何 吾为若德 (二)解释下列词语 1.然今卒困于此 2.期山东为三处 3.骓不逝兮可奈何 4.骑能属者百余人 5.地方千里 6.平明,汉军乃觉 (三)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 1.项王军壁垓下 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3.直夜溃围南出 4.亦足王也 (四)文言句式 1.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左,乃陷大泽中 3.然今卒困于此 4.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六)翻译下列句子。 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2.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四、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1.根据知识梳理再读全诗,发现问题并做处理。 2.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课外探究 1.完成《金太阳导学案》p90 3—8题。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温习巩固,明确目标 (一)检查文言知识点。 (二)明确目标。 1.把握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感受其体现的悲剧之美。 2.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会交流学习。 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分析文章内容,说说四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三、合作探究,拓展思维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交流课文各段的内容并作分析。 第一段:垓下被围的困境 主要情节: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1.请找出表现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的动作行为的五个动词。 惊——起——饮——歌——泣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多愁善感 第二段:垓下突围、被困东城 主要情节:直夜溃围——绐陷大泽——决意快战 1.此段中项羽对部下所说的话占了很大一部分,请认真阅读,分析其中表达的意思。(辉煌的过去,失败的今天。反复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自负、勇武 第三段:东城溃围之战 三次行动: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1.“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说明项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集体备课教案 第四单元 《项羽之死》 3—3 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杀数十百人”展现项羽勇猛少敌,势不可挡的战斗场面,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2.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3.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勇猛、自负 第四段:写自刎乌江 1.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所以决定不渡乌江。)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知耻重义 附: 故事 人物形象 语言 写法 惊、起、饮、 垓下之围 多愁善感 动作、语言、映衬 歌、泣 勇猛、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东城快战 动作、语言、场面 自负 “遂” 笑答、 神态、动作、 乌江自刎 知耻重义 “吾为若德”“遂 语言、对比 自刎” 四、达标检测,课堂小结 1.完成《金太阳导学案》p94第四题。 2.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安排预习 1.完成《固学案》1—9题。 2.预习新课。 六、教学反思,自我提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e14953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