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解似像非像的真意,中国画便走向异路 目前,在当今的中国画坛,流行着一种画风,寥寥几笔不顾外形只求所谓“神似”,造成了对生活的体验和写实的功夫无足轻重的倾向。“似像非像”成了“时髦的艺术标准代言”。成熟的画家如此,年轻的画家亦如此。这些画似乎代表了中国画的某种境界。 我认为这是一种偏见,想不费功夫,草草几笔,随便涂抹的作品是不会在历史留下印迹的。艺术境界的高度并不是一种表现符号能代表的,它是多种形式并存的,其中“写真”的风格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知名于古今中外。《清明上河图》的精细成为历史研究专家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蒋兆和《流民图》的界于写实和写意之间的全新技法对中国水墨人物起着划时代的意义;齐白石的万虫写照,那昆虫眼睛传神,结构精准,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也是如此,这些经久不衰的作品都不是草草几笔就完成了的。 “似像非像”,不是越不像越好,用笔越少越好,随意涂抹。究竟是什么含义?它真正含义与绘画的关系是什么?这却很少有人去探索。 “似像非像”之妙是前辈大师耗费多年的时间,经过周密的观察,反复的实践,不断的提炼,最终经过高度的概括,才得以掌握描绘对象的形与神,最终得其精髓。徐悲鸿以画马而闻名,多少人知他曾与马同眠,日日夜夜观察马的生活,他写生稿超过千幅,最终得以懂马,知马,作品才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齐白石自己养虾天天观察,才达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境界,就连高高在上的宋徽宗皇帝也不例外。 似像非像”绝不是让画作“不太像”或“看不懂”。我们认为:似像非像就是高度提炼概括,而且是默写概括,并不是似是而非。真正研究一种东西是需要花费多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的,没有真正写真功夫的人,应该下功夫去学习,不要以似像非像为挡箭牌,还是老老实实的“画像了”再说吧!如果没有写实工夫,其它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绘画不能急于求成,要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你所认准的对象,还要有画外功的全面素养,当你画到随心所欲落笔成像的时候,当你默写自如,闭目有形的时候,再谈再高度概括,才能画的有血有肉,避免空洞的概念和四不像的作品! 理论的导向非常重要,导错了就坑害了一批人,名词的理解亦是如此,曲解了词的本意就把人的意识领歪了路。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事艺术就要老老实实的下功夫,当你到睡梦都在画画的时候,灵感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向溜到你的脑海中! 总之,临摹是下手,写生是初手,默写是成手,默写逼真是能手”,概括形神是强手,简练到位是老手。艺术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业,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 似像非像”与“”似是而非”有着本质的区别,没有写真的工夫甭想达到高度概括的能力!万万不可望文生义,混淆概念。或者,在当今时代可以改为“高度概括”,以免有些人不解其意,弄得似是而非!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0452d1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