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时间:2022-12-30 22:21:2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作者:鞠晓英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11

要:当今社会,创新创业教育已被提上发展日程,就业的严峻性不言而喻,在错综复杂的多元化环境中,如何开辟一条属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层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就业;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一、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主要围绕如何培养就业型人才以及如何达到就业目标等要求来展开。因此,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定位应以就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需求大致可以分为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内创业者、自主创业实践者三类,针对每一类学生,学校可以通过具体实施方案进行战略性部署。具体措施为:学校可以在通识教育中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板块或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加入一些创业元素,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养成奠定基础;还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次选学位,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即可获得双学位认证,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创业本领;给予学生以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并为其可持续发展做一系列创业规划,并以优质班、种子班的形式对其进行重点教育和系统化培养。

此外,课程体系还要遵循合理化制度,使内容变得愈加丰满。要做到:首先,为了更好地规划和部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高校应切合实际状况,构建独立的管理机构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从而明确权责,使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实现最大化。其次,要积极引入国外经典教材,并将其中国化,做到取精去糙、推陈纳新,并结合当地发展现状,融入本地区商业和文化元素,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将课程资源的利用率提升至最佳。最后,高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以就业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利用多种形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同专业课程体系结合到一起,从而使学生具备基于专业知识的创业优势。 二、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

一方面,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优质化平台。主要表现为:要在当前基础上建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旨在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助推一臂之力,并依赖利共赢、追求实效的发展性原则,通过有效协商,在科技研发、成果转让协议上达成一致,形成优势填充、相互扶持、共享资源的最佳伙伴关系。同时,还要以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枢纽,加强校企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人才与资源共享、技术与经验交融的良好发展局面。另外,企业还可以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信息化资源,并委派核心技术人员作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贴身教练;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为企业技术革新和发展实践带来巨大的能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而且还能为企业提供解决技术难题的研发思路,并在不断创新、提供专利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上升。

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效益。例如,使用企业資源管理沙盘模拟实教育方法,模拟一个在市场竞争中的企业生产运营的全套过程,让学生尝试着担负起企业管理中各个角色的工作职责,体验获利或亏损后的真实感受,而此时学生所领悟到的东西远远要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更为容易。与此同时,就创新创业实践角度而言,学校还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科技创新和经济管理活动、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以及课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以此来强化学生实践技能,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落实做好铺垫。 三、师资力量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

在短时间内想要打造一支业务精通、创新素质过硬的高资质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是不切合实际的,只有巧妙灵活地挖掘当前任职教师的内在潜能,并精准做好专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符合现实状况和发展需求。

首先,加强对当前创新创业任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实训与交流,尤其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化交往与合作,倡导并帮助教师到国外高校进修,扩大他们的国际化视野;还可以聘请创业企业家及社会成功人士对教师进行就业指导培训,为其注入新鲜的知识养液,使他们能够进一步了解创业技能与技巧。

其次,配备数量充裕的专兼职教师。一要加大师资来源途径,拓宽优秀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引进力度,如重点引进经济学、财政学、工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优秀硕士、博士毕业生,经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合格后即可上岗。二要聘请社会知名企业家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指导教师,为学生举办创新创业教育知识讲座等。三要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找到内在创业成功人士作为教育的楷模,让他们将自身的创业过程娓娓道来,切实为教师提供创业思想上的帮助。

最后,合理化实施教师挂职锻炼的制度。一方面学校可以选派以就业为核心的指导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从中汲取宝贵的实践经验,奠定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全面支持和鼓励教师同企业联合研发新产品、新技术,从而进一步强化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促进教师双师素质的有效提升,从而为带动学生素质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彭红梅,占莉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J].知识经济,20176. [2]余苏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路径探析[J].亚太教育201529.

[3]李春妍.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及实践途径[J].教育:文摘版,2016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简介:

鞠晓英(1973),女,山东莱西人,青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0458a9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