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之我见

时间:2022-04-29 01:33:15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呼兰河传》之我见

读萧红的书,免不了想到她一生的经历。她总能风轻云淡的字句写出浓墨重彩的故事,就连贫穷到她笔下也深刻起来。在网上找过很多对她的评价,我总觉得无非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在乱世寻找安宁。经历了呼兰河懵懂的童年,被抛弃的心酸,在贫困中像芸芸众生一样挣扎。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历经沧桑,回归寂寞后寻找内心那么一点点的血性。

我总能在《呼兰河传》中找到自己,就如瘟猪肉和淹死在大泥坑中猪肉的区别。那种微妙的关系不言便知,无非是自欺欺人罢了。看书的人会忍俊不禁,但是家家户户吃上了便宜的猪肉,这就成了生活。所以大泥坑就成了一个必要的存在,无论掉进去过多少人,有多少人觉得碍事,想到的就只有拆墙、种树,若说用土把泥坑填起来的,一个人也没有。大家也是心安理得的心照不宣。

说到呼兰河镇的人,就不得不说说他们对生活的麻木,也许生活本该这样。对人对事的恻隐之心,书中说:“于是转过眼睛去,三步两步地就走过去了。即使有人停下来,也不过是和那些毫没有记性的小孩子似的向那疯子投一个石子,是做着把瞎子故意领到水沟里边去的事情。他们总是在听到的故事中表达着自己的善意,然后好不留意的转身忘记,重复着做别人口中的恶人。说一句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似乎也不太贴切。还有一种一切的不幸者,就是叫花子,他们总是顺理成章的接受不幸,那些人也心安理得的捻灭最后一点善意。

《呼兰河传》中最让我深刻的人物就是小团圆媳妇,这个连名字都没留下的女孩,承载着一生的悲哀。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大辫子,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 这就是她的出场,充斥着阳光、旺盛的生命力。周三奶奶说她见人不知道羞,隔壁杨老太太说她头一天到婆婆家就吃三碗饭……算不算是无理取闹的责备。说是对人性的泯灭,我是不赞同的,祖祖辈辈留下的思想观是不能轻易的摒弃的。团圆媳妇病的越来越重,他们想不到找医生,更在乎不到精神。团圆媳妇的病一重再重。

估计他们永远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婆婆也是直接忽略了自己的虐待,圆媳妇有过反抗,也只是促进了她走向黑暗的深渊。围观的人似乎只钟情于热闹,他们带着热情的冷漠,积极的围观,却丝毫体会不到团圆媳妇的挣扎和绝望。游真人的出场把这段故事推进了高潮,无疑对团圆媳妇进行了更深的摧残,所有人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没看到结尾我也知道团圆媳妇一定是死了,死在所有人的斥责声中;死在所有人的惋惜声中;死在呼兰河镇里……然后伴着时间,不再被人想起。

我最向往的不过是祖父的后花园,那些个蝴蝶、蚂蚱、花盆也许还在,也许早就荒凉了。相比而言祖父显得十分慈祥,书中的父母寥寥数笔,可也体会到了那般的心寒。不敢想象作者没有祖父那是怎样一种境地,他总是默默无闻的,却觉得他是作者心里的明灯。不去责怪,没有苛刻的规律。哪怕在所有人都说团圆媳妇是个妖精的时候,祖父却告诉作者那是个好孩子。在那个无法言说的时代中特殊的存在,更像是一个反抗者。他的慈祥、宽容、博学无不反衬时代的悲哀和个人的无知。所有的角色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所过之处都剩下了回忆。那些朗朗上口的诗篇还回荡在耳边,连绵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160c50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