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筑美丽中国

时间:2022-07-05 23:35: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筑美丽中国

作者:宁悦

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第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要肯定。“共生昭示了人类最文明、最具现代意味的合作关系与生存方式”[1]。和谐共生是一种要求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世界观,是一种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方法论,同时也是人类社会遵循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状态,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

一、定色调,为美丽中国增添绿色底蕴

作为美丽中国的绿色底蕴,和谐共生的理念蕴含着绿色化的生活方式和绿色化的消费方式,绿色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建设美丽中国,增添绿色底蕴需要把最基础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生态化,将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绿色化的生活方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是保护自然、尊重生命、崇尚节约、提倡循环利用的生活方式,是思想观念、消费模式、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深刻变革。2015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力争实现到2020年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在全社会得到推行,全民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理念明显加强,生活方式绿色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初步建立。《“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绿色生活是一场生活方式全方位的变革,牵涉到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变革,公众的日常参与是环境保护的核心力量。绿色生活方式包括方方面面,它要求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绿色生活的日常行为和习惯,将生态理念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消费方式的绿色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要抓手,要求人们提高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知识水平,自觉在生活细节中体现绿色生态的理念。对每个公民而言,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应主动选择使用绿色产品,在衣、食、住、行、游的选择和消费习惯上,力戒奢侈浪费、过度消费和不合理消费,遏制攀比性、炫耀性、浪费性行为,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要体现出绿色环保低碳的理念和行为。少开一天车,多种一棵树,节约一杯水,使用再生材料产品,支持垃圾分类和可再利用资源回收,绿色出行,餐后打包剩余食物,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拒绝过分包装等等。同时,促进绿色消费是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供给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更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马克思强调“人的满足最终在于生产活动而不在于消费活动”,倡导绿色消费观,将生产与消费有机地协调起来,避免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高消费现象,回归理性消费,这时人们才会从消费异化的怪圈中解脱出来,经济生产活动才会顾及经济利益和自然承载能力,使“社会秩序”符合“生态秩序”。


能否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取决于你、我、他,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决定着绿色发展的成效和美丽中国的底色。我们每个人迈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小步,就是迈向美丽中国的一大步。绿色必将固定为美丽中国的发展主色调,将会显示出持续长久的发展动力。

二、强国力,为美丽中国添活力

“抓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发展不是约束发展,而是堵住粗放发展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鲜明地蕴含着绿色富国、强国的重大命题。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不仅仅是对自然生态的一种保护,也是创造财富的一个新领域,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的体现,彰显了我们党对新时期富国之路、强国之道的科学认识和把握。

富国为强国之基,资源环境为富国之本,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高排放、高消耗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必然带来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阻断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物质变换,导致物质变换断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激增,出现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为了修复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链的断裂,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能量循环平衡和可持续,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就要着力扩大经济发展的生态空间。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物质断裂的有效手段,是破坏性、断裂性的工业经济转向可持续循环型生态经济,实现经济模式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旨在修复高排放、高污染经济增长模式下造成的自然物质循环断裂,走生态循环发展之路。由于物质属性的多样性,它具有多种用途,同时不同的物质相互组合,在不同劳动过程中或者同一劳动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作用,既可以作为生产资料,又可以作为劳动对象。因此,重视“废料”在不同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循环断裂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这些措施将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时,有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技术进步和能效的提高,为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内涵之一就是将自然环境的生产力持续不断地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产力基础。早在2004年,习近平就曾指出,如果我国继续走高污染、高破坏、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那么我国的生态环境将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过度需求,不仅使经济发展的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同时也会使生态环境遭到致命打击。目前我国的生态资源环境越来越脆弱,有的甚至已经无法修复,因此将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对立、相割裂的做法最终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使人类发展失去根基和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首次写入了我国的党代会报告中,有利于厘清我国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有利于在经济环保方面形成“不再欠新账,加快补旧账,创收环保账”生态保护新局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非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协同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意味着延缓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并不意味着停滞社会经济发展。相反,人们应该清醒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共同构成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一辩证关系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绝非是有你无我的对立关系,而是共存共荣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自然资源“有处可寻”,如果自然资源遭到破坏,那么社会生产力便会失去承载其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考虑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承载范围,使破坏的自然环境得到修复,使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得以维持和完善。另一方面,得以保护的自然资源将会源源不断地为生产力发展提供物质支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的辩证统一思想打破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割裂式发展模式,提


出了有利于使二者关系协同共进、和谐共生的指导方法,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不仅仅是保护自然生态价值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自然资源转化为自然资本,并将自然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的过程,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深刻调整和重大转换,是人、自然、社会三者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

绿色循环发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样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不仅没有否定“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而且使得经济发展更具有持续性,使自然资源有生命力地循环起来,修复已经断裂的物质变换方式,让自然界可持续地成为人的无机身体,而每个人类个体也做到物尽其用,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使这一循环在历史的长河里周而复始、共进共荣,进而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式的“生态革命”。

三、聚人心,为美丽中国凝共识

美丽中国的实现是关乎亿万中国人未来的大事,需要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3](P21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蕴含着丰富的人民性,美丽中国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绿色成果由人民共享,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式的发展有更扎实的前进脚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能够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聚人心、凝共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以生态惠民为基本价值取向,彰显了我们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惠民之道的深刻认识。美丽中国是科学发展之美、自然生态之美、人居环境之美、人文行为之美、生活幸福之美的完美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4](P107)在城镇与乡村,要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形成“城在林中,楼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最佳人居环境,使生活其中的人们更加珍爱环境。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独特优势,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生态+”产业,例如特色小镇、农家乐产业,使当地独特的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上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宽广的视野,不能目光短浅,急于求成,要用绿色可持续的GDP代替“有毒、带污”的GDP,因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让绿色成为城镇与乡村底色,文明成为群众的自觉追求,实现青山美丽,绿水常流,生活美好。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人民幸福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质量在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但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还不尽如人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块短板。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搞不好还可能演变成社会政治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因此要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我们党新时期增进民生福祉的科学抉择,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福祉、民族未来的责任担当,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深邃思考。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1a058ce58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