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2015-22-107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情分析评论 学生对诗歌内容的领会有一定的基础,通过诵读基本能理解内容,但是对于语言的赏析需要师生共同交流才能领会到位,对于用典的方法能把握,但是对于全诗的情怀的表达需要结合写作背景来理解透彻。通过一课时的教学学生能较好地鉴赏这首诗歌并背诵本诗。 2教学目标评论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咏读这首诗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洞庭湖的景象,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诗人的情怀,学习诗词中运用曲笔的表现手法,领会这些诗词所具有的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3重点难点评论1、理解和把握诗歌的首联、颔联所描绘的洞庭湖之美景的意蕴,并品味“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句千古名句。 2、理解和把握诗歌的颈联、尾联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体会其“含蓄委婉”地自我推荐的精神,引导学生如何批判性地学习这种精神,并且激励他们应该有亮出自己的所谓“亮剑精神”。 活动1【导入】导入诗境评论 展示学生课前搜索的描写洞庭湖的诗句,选用了三位同学上传的在群文件里的内容进行交流,营造诗的意境,也了解了其他描写洞庭湖的诗句。 方芳同学找到的李白的诗句“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提示学生这一句诗写的是洞庭湖的水天相接的景色。 张裕涵同学找到的清代查慎行的诗句:常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炸平,倒转晴天做湖底。” 朗读诗句后明确,这个诗句是写洞庭湖风云变幻的景色。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哪位诗人写哪首诗? 提示:刘禹锡的《望洞庭》 它写出了洞庭湖什么样的特点? 清秋月夜下宁静、朦胧、和谐的湖光月色。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今天,我们读读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他笔下的洞庭湖与刘禹锡笔下的洞庭湖有什么不同呢? 活动2【导入】作者介绍评论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他是一位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的诗人。 活动3【讲授】赏析诗歌评论 1、吟诵诗歌 活动一:学生自由朗诵诗歌,然后展示1-2个学生的朗读,学生点评,教师指导(目的: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诵读的要领,初步理解诗意)。 从三个方面指导朗读: ①节奏停顿: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②语速语调:语速有缓急,每联的后一句(尤其后三个字)要比前一句稍慢;语调有起伏,前四句比后四句稍高。 ③感情表达:要有壮阔之势和济世无门之憾。 再自由朗读诗歌两遍,同桌交流朗读,互相切磋指正。 2、赏读诗歌诗歌以“望”和“赠”引出诗歌的两个层次,写景和抒怀。 活动二:请1-2个同学朗读写景的四句,教师范读(目的: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景物的特点,从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提示:声音要高亢,节奏要适中,读出壮阔的气势。 问题1:这四句中哪几个字写出了洞庭湖的壮阔? 要求:学生自由选择,从解释词义、概括景物的特点、描述相关画面三个方面回答。 形式:学生自由发言,学生修正,教师提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讨论。 提示: ①“平”,水面与岸齐平之意,八月长江水涨,湖水漫溢,与岸齐平。与“潮平两岸阔”意境相似,写出了水势之大,湖面之阔。 ②“混”,混合,向湖中看,水跟天混合一体,分不清彼此,“太清”指天。但洞庭湖上的水天相混,与一般的水天相接不一样。水天相接,还是水是水、天是天,只是人的视力造成的错觉,这里的水天相混,是水与天混而不分,在水与天之间的一段虚空已包含在湖水里,所以是水和天相混了。 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这两句的画面: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把洞庭湖写得极开阔浩渺(板书)。 ③“蒸”,蒸腾,水气的蒸腾把江南江北的云梦泽都笼罩了。写出洞庭湖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写出湖的雄浑(板书)。不能改为“升”,“升”,升起,突出水气的飘浮,没有突显水气的气势和弥漫,只有蓄积丰厚,才能蒸腾而上。 ④“撼”,拍击、撼动,波涛的声势使岳阳城都受到震动,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匐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写出湖的声势(板书)。“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的波涛汹涌的情态,而此句则是表现波涛汹涌的声势。 问题2:这两句诗运用了 的写景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 。 示例:1、夸张 阔大 2、动静结合 活力 3、视觉与触觉相结合 磅礴气势 补充解释:涵:包涵,包容。虚:虚空,即天空。太清:道家称天为太清。 教师:浩渺、壮阔的洞庭湖,不仅让诗人叹为观止,更让诗人胸怀为之宽阔,精神为之一振,满腔报国热情倾泻而出。 活动三:请同学们朗读后四句,找出诗句有疑惑的地方(目的: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和思考习惯)。 形式:学生自由朗读,举手质疑,学生解疑,并用自己的语言解说这四句的意思。(目的: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诗人的心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端居:指隐居、闲居。 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徒:只能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问题3:将“济”改为“渡”好不好? 提示:不好。诗中“济”既有渡河、过河的意思,还有“匡扶、救济”的含义。这里一语双关,表现了诗人积极用世的思想和安邦济世(板书)的宏愿。从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到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种安邦济世的思想是封建社会读书人思想的主流,“欲济”就是这种儒家思想的真实反映。而“渡”没有这种内涵。 问题4:诗人为什么以闲居在太平时代为羞耻呢?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意思是,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实现抱负,天下政治黑暗就隐退。诗人当时身处盛唐时期,渴望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这既是儒家思想(板书)的体现,也是盛唐时代精神或盛唐气象(板书)(投身社会和参预政治的热情,高度的自信和自尊)的反映。 问题5: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抒怀?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用典和比喻,《淮南子·说林训》:“临渊羡鱼,不若归家织网。”又《汉书·董仲舒传》;“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比喻自己有出仕的愿望。寄托作者想入世却苦于无法入世,英雄报国无门的无奈(板书)。 活动四:学生带着感情,自由朗诵后四句,然后请1-2个学生展示,教师指导并示范(目的:掌握感情表达的语调起伏)。 欲济(昂扬)无舟楫(低沉),端居(平和)耻圣明(低沉)。坐观垂钓者(平和),徒有羡鱼情(低沉)。 教师:洞庭湖的浩荡气势激发了诗人的政治热情和济世的希望,但是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巨大的反差: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却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施展自己的才华,但没有人推荐,只好闲居在家,实在有愧于这个太平盛世;想做一个垂钓者,却只能羡慕。这种反差真实地反映了孟浩然的生存困境:渴望出仕,却终身布衣。那么,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这种困境告诉张丞相呢? 提示:希望得到对方的帮助和引荐。从题材上来说,这是一首干谒诗。自隋唐科举以来,渴求功名的文人墨客为向当权者显示其才华而得到引荐,往往投诗献文于朝中显宦,从而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干谒诗(板书)。 补充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问题6:诗人是如何表达这层意思的呢?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情和品格?请用“他是 诗人”写一个句子来描述诗人的性情和品格。 提示:(1)运用曲笔(板书)的手法,委婉含蓄,不卑不亢,而心意明了。 首先,景中含情,以景起兴,借壮阔、浩瀚的洞庭湖来暗示自己的宏伟抱负和开阔胸襟,从而感染、打动张丞相。 然后,触景抒怀,巧设比喻,过河无船只,羡慕湖边的垂钓者,委婉曲折地表达渴望得到帮助、引荐的心机 补充:后来他得到张九龄的赏识,收为幕僚,但依旧没有做官,最终失意而归。 (2)示例:他是一个有才情的诗人,他是一个悲情的诗人,他是一个清高的诗人,他是一个心胸宽阔的诗人,他是一个有抱负的诗人,他是一个痛苦的诗人,他是一个内心充满着矛盾的诗人,他是一个心有天下的诗人,他是一个有政治热情的诗人,他是一个怀才不遇的诗人。 活动五:请同学们走入诗人心灵,体会诗人情感,听范读,朗读这首诗,然后背诵全诗(目的:回味诗情,沉醉诗中)。 活动4【活动】小结评论教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我们读诗,不仅要读懂诗句,更要读懂诗人的内心。“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孟浩然的千年喟叹,给了我们很多的感动和共鸣。从此,我们的心中住着了一个叫孟浩然的诗人活动5【作业】课外作业评论 :收集孟浩然的其他诗作,诵读并传到班级群文件里互相交流。 景:开朗雄浑 浩阔声势干谒诗情:安邦济世报国无门的无奈 曲笔 儒家思想、盛唐气象)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1fe94e965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