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唐诗解读——杜甫之《前出塞九首》(其七)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注:雨:用作动词。雨雪,下雪。指落:指手指被冻掉。汉月:指整个中国境内,因为当代时国力强盛,声名远播,所以后世一般以汉来借指中国,又因唐代和汉代一样国力强盛,所以唐人习惯于以汉寓唐。南征:南行。因为祖国在南方,故看到浮云向南飘去便想攀住它,和它一起同归故乡。解读:这首诗同样也是诗人前线将士战斗生活情况的“现场纪实报道”。前四句写严冬筑城之苦,后四句言战士思归之情。严冬时节,大雪纷飞,士兵们行军来到处处是崇山峻岭的青海戍边筑城,他们抱着冰冷的石头沿着崎岖的山间小路攀行,有很多士兵的手指被冻落在结着厚厚冰层的路面上,离开我们那熟悉的家乡已经很远了,什么时候修筑好御敌的长城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回家了呢?南征的道路被厚厚的浮云遮盖,多么遥远!真想让云儿把自己载回家,可浮云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有亲身经历过那种军旅生涯才会有那种深切的体会。其中“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非常生动表现了士兵们苦寒之甚,“汉月”希望乘云而回等细致的行动和心理描 写来烘托战士们的思归情绪,展现了杜甫现实而又瑰丽的一面,从中,我们能够看出诗人对军旅生活的真实体察,对战争给士兵带来的痛苦沉表同情。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204a8aabf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