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唐诗解读——杜甫之《前出塞九首》(其八)

时间:2023-11-11 03:24:2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32唐诗解读——杜甫之《前出塞九首》(其八)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注:单于:汉时匈奴君主的称号,这时用来泛指少数民族的君主的首领。雄剑:古代神话中,宝剑有雄雌二剑,这里用来泛指武器。四五动:挥动宝剑没有费多大力气。彼军:敌军。名王:指匈奴中有大声名的首领,亦可泛指贵人。辕门:军门。“潜身”两句:主要写不居功炫耀的高尚品格。潜身,藏身,这是说自己地位低下,所以不作声响回到队伍中,对自己的功劳不加炫耀。解读:这是一次战斗过程最简练最形象的描写,描摹了一位奋勇杀敌而不居功的猛士。前四句言其临敌致胜,一上战场则剑动寇奔,可见其英勇善战。后四句写其得胜归来潜身隐功一事,并抒发了他意欲扫净边尘,彻底打垮台胡人而后快的雄心壮志。单于带着他的部队突然来袭击我们的营垒,他们的马队卷起的烟尘铺天盖地,形容大战前的紧张气氛,有声有色,规模宏阔,画面感现场感如此之强,堪称极致。“雄剑四五动”似乎能听到兵器交战的撞击声、人们的嘶喊声,终于,敌人在我们的打击下开始逃跑了。“我”载着一个敌方首领的首级凯旋归来了,把他挂在临时搭建的军营大门上,“我”悄悄地回到自己的队伍行列里……,时间还长,战斗还多,一次胜利算不了什么。内敛、谦逊,诗人笔锋一转,这个可爱的战士瞬间拥有了世界最美好的品德。他的人格魅力


陡然飙升,开始灼灼的放射出耀眼光芒。他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战士,而是一个有品格、有理想追求的将士了。人物低调和前面战争的激烈形成鲜明对比,更显作者塑造人物的意图所在。全诗语言简洁凝炼,寥寥数语再现了激烈的战斗场景及战后论功言志的情况,作为一名理想的人文主义者,杜甫提笔之时,他对战争,对参加战争的战士,有着极其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战争的无奈和控诉,又有对战士们保家卫国、慷慨赴难的英雄精神的赞叹和欣赏。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9637034ec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