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3-03-09 09:31: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开通及多媒体设施的介入,使我们传统的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多媒体设施进入课堂,充分发挥了声、光、图、色、影的综合效力,为学生创设了更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下面就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辅助语文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优化集体备课 1.电子复习网络化

根据每个年级一人教一班语文、平行班教师在同一个办公室的条件,我校在语文学科中实施电子集体备课。我们采用“一人主备,多人研讨,初成定稿,个性修改”的集体备课模式,借助校园集体备课平台,将集体备课、研课过程网络化,从而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具体操作流程是:第一步,学期初各年级组进行教材分析和备课分工。每位主备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按学校统一的备课模板进行备课。并按教学进度提前将教案初稿、作业设计和相应的课件等教学资源发布到教研平台“集体备课室”中。第二步,其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线研读。及时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回复给主备人员。第三步,利用学校统一的集体备课时间进行年级组内深入研课,紧紧围绕“一课一得”“听说读写”能力齐步发展等理念进行研讨,初步形成定稿,并上传至“集体备课室”中。第四步,上课前,各位教师再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教学实际进行个性化的修改,以适应本班学生学习。上课后,教师及时将课堂教学中的调整与得失记录在备课文本中。可见,电子集体备课是教师们“学习、反思、研究、合作、创造”的过程,它将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2.复习管理动态化

一是方便语文教师自行管理。传统的纸质教案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系统,教师一般要到第二或第三年上课时才拿出来参考。教师在平时接收的很多相应教学资源,很难及时收藏到原来的教案中去。而电子备课系统可以随时放在电脑中。平时在网络和报刊上看到的相应资料、课件等,可以很方便地保存到相应的教学单元中去。只要平时善于做个有心人,每个人的电子备课系统都会变成一个十分完善的个人教学资源库。

二就是便利学校行政管理。我们利用校园网络,建议教师将自己的教案及时上载,每个人的教案备得与否及时,内容设计得怎么样,通过校园网都可以看看得一清二楚。学校管理部门也可以使用略查与查核、抽检与普查结合的方式随时随地展开复习检查,并将结果以校园内网、qq、路路通校内通告等形式意见反馈给教师。

三是不断丰富电子备课资源。学校在校园网上建立和完善语文电子备课平台,及时上传最前沿的科研信息、最实用的教学资源。同时,每学期末,收集各年级优秀教学设计

(含教案、课课练、课件等),形成学校“语文教学资源库”,不断丰富教师的备课资源。


二、优化语文教研

1.课堂教学实录使我们少走弯路

我们积极开展系列主题教研活动时,用视频的方式把活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在研讨时展开同摆。例如积极开展“同题开学”活动时,我们拍下几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在评课时就教学过程中重点与难点的处置环节展开录像,随机暂停,展开比较、分析。评测每人教学设计的优点与严重不足,从而鼓励大家高度关注细节,认清形势。课堂教学史事剖析并使教研活动更富于成效,并使教学太少跑了许多弯路。 2.名师教学研究给我们指点迷津

利用网络,同时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最大化,这就是网络领略到教学研究的最小优势和方便快捷。过去。专家名师对于我们来说难得一见。而如今,一玩游戏就能够看见专家名师们的风采。在教研中,我们观“专家讲座”,看看“特级课堂”,上“名师博客”,倾听崔峦、杨九俊、高林生等专家的真知灼见,观赏于永正、贾志敏、薛法根、窦桂梅等特级教师的经典语文课堂教学,“特级教师家园”“玫瑰小语”“悦纳网志”等栏目都沦为我们自学研究的内容。 3.博客与qq群网聊实现交流零距离

学校先后把语文中心组博客、博客圈、语文qq群相谈甚欢导入教研,教师们以此为平台,不定期地玩游戏积极开展主题研讨活动。英国作家肖伯纳说道过,两个人各存有一个苹果,互换后各自还是一个苹果;两个人各存有一种思想,交流后便存有了两种思想,甚至还可以产生思想的火花。教师们通过博客与qq群相谈甚欢同时实现了交流的零距离,在同伴真挚的`引导与协作中感受到了思想相撞后的欢乐,提升了教研的成效。 三、优化课后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明确提出了教师蜕变的公式:蜕变=经验+思考。的确,教师根据教学课堂教学情况思考教案,写下不好教学后记(思考)就是自身专业蜕变的必经之路。而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以及持久性都直接影响教师蜕变的速度。当前就是多元协作的网络时代,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充分发挥网络功能,推动教师课后思考的深入细致与长久。 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中开辟“教学后记”栏目,要求教师及时将自己上课的得失、教学中闪现的火花记录下来,放到校园网的“集体备课室”中,与大家一起分享。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及时地将自己的课后反思以案例评析、随笔等形式发表在博客上。教师间实行了无障碍沟通,特别是在博客上,教师们的教研天地从校内走向了校外这个广阔的天地。在交流平台上,教师们认真书写着教学后记,享受着“发表与关注”带来的快乐,享受着同伴们的声声鼓励,在互相学习与交流中激发起教学的智慧与热情,使原来琐碎平凡的教学工作变得无比的美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2426a02ae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