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鹊楼》意蕴鉴赏 王之涣(668―742),字季陵,原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早年曾任河北衡水县主簿,后因遭诬去官。此后,诗人漫游十余年。足迹遍及黄河南北。晚年任河北省文安县尉,不久病逝。 王之涣擅长“歌从军,吟出塞”,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他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全唐诗》只收了他六首诗。但他在诗坛上有很高的声誉,据说当时就“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登鹳雀楼》是诗人享有盛誉的代表作之一。 鹳雀楼座落在山西省永济县的原蒲州城西的南城上。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十五)中说:“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毋庸置疑,《登鹳雀楼》也是在“唐人留诗”之列的。诗人登上高高的鹳雀楼,极目远望;“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幅日薄西山晚霞红,黄河滚滚向东奔的苍茫壮阔的图景尽收眼底。诗人逸兴洋溢于字里行间。这两句,热烈地赞美了祖国壮丽多姿的大好河山,犹如一幅色彩鲜艳、秀丽壮观的山水画。诗人向西放眼望去,看到太阳紧紧地挨着山峦悠然下落。这壮丽非凡的景象,只有登高方能见着,足见诗人登之甚高,视之极远。诗中的“依”字,用得十分贴切、传神。一个“入”字,把“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 酒》)的奇观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一“依”一“入”,日、山俱动,黄河奔流。诗人锤字炼句之功,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诗人在鹳雀楼上,丝毫没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种际遇坎坷、忘志颓唐之情。他西看日落天边,东眺黄河入海,目光所及,可谓远矣。但是,诗人并不以此为满足,还要“更上一层楼”,以“穷千里目”。从字面上看,诗人似乎还想登高远眺,以饱赏山河壮丽、气象万千的景色,其实是借景抒情,以此来表达自己极目聘怀、心境豪爽、积极进取的一片雄心壮志。诗的前句已展示十分辽远的境界,后两句启迪并激励人们去认识无限的宇宙。诗人写景状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诗的前两句,写登鹳雀楼之所见,后两句写登鹳雀楼之所思。全诗共二十个字,所见所思都没有离开“登鹳雀楼”,紧扣诗题,言不虚发。这首诗属于近体诗的五言绝句,对仗严而工整,在修辞上,前两句和后两句都对仗。前两句以“白日”对“黄河”,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景物的色泽感;“山”对“海”,则显现出景物的壮观。后两句的“千里”与“一层”是数量词的对仗,使空间的广度和高度的感觉更加分明。这两组对仗的结构又各有特色;前一组是同类事物的并列对,后一组则属于前后语意相连的流水对。在声音上,两组平仄对仗也很工整,具有音乐美。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积 极向上的,而其表现形式又十分整齐、优美,确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特别是后两句,更是为人们所公认的富有哲理性的千古绝唱,一直被后人争诵,并成为勉励人们积极向上、奋发努力、敢于攀登的警句。 龚悦耳,江苏通州市农业综合技术学校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2814a6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