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它是由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形成的节日。因此它是女性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后来受西方人的影响,人们称之为中国的情人节。而它也有好几个别称。一个双七,因为节日期在七月七,两七相重,所以叫双七。还有叫兰夜巧夕,夜与夕都属于夜晚的。而旧时的七月叫兰月,所以是七月里最独特的这个夜晚,故称作兰夜。而称巧夕,是因为这一天有乞巧的习俗活动。还有一种俗称七娘生。就是七星夫人的诞辰,七星夫人,即是传说中的织女,织女本来是传说中的一位仙女,七星夫人却有七位,由一而七,那就是牛郎织女故事中下凡的七位仙女。 即传她们在天上掌管婚姻及男女的其他事情。在每年的这一日,七星夫人都要把事前造好的未婚男女的花名册,送交月下老人,然后,由月老配姻缘。因此,人间在此日,妇女们都有向七星夫人祷祝的习俗。每一个家里有未婚的子女都一定要祭拜七星夫人。 记得小时候在这个节日是小孩子最开心的一天。都能穿上新的衣服来祭拜七娘。母亲她们会事前先到街市去买了新的七娘亭。(就是用彩色的纸来湖成一座很漂亮的亭子,里面有七位仙女阿娜娇媚而立。)到过了午时,用备好的鸡、鸭、酒、糯米饭、豆芽、海蛏、豆腐、花生、水果、等食品和七鲜花,鸡冠花、白兰花、苿莉花、凤仙花以及七彩纸、七彩丝线、香粉、胭脂、绢花、纸钱等妇女用品,在院庭里摆上供桌,遥向空中祭拜,祈求子女顺利成长,求祝儿女们以后能找到一门好姻缘。供祭之后将旧亭子纸钱一一焚化,香粉胭脂一半洒向天、一半留下自己用,俗说使用这些化妆品可以让自己更加美丽。 这些都是与在传说中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有关而形成的节俗活动。而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又是从早时星宿传说而来的。牛、女原是本是天上的星宿,即牵牛星和织女星。在夏天的夜空,你可以看到一条繁星组成的光带,这就是天文学的银河系就人间传说叫银河也叫天河。在天河之西的星座中,一颗发青光的明星就是织女星,隔天河遥遥相对的最亮紫光的就是牵牛星。织女星旁边的四颗小星组成的梭形,好似是织女的织布梭子,牵牛星和他旁边的两颗小星构成牛郎的担子,也好似是牛郎担着的两个小孩。 而在此夜过后这银河就不见了。传说是牵牛星与织女星会可以会合了。在小时候好奇的小孩会在大人的指点下,看着牵牛星与织女星在此夜的相会。 这也可以说这些天象是构成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的基础。而后来人们开始人格化的描写《风俗通》中的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此外还有汉代的《古诗》与南朝小说中都有比较完整的记载描写。 相传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有一位忠厚老实的小伙子名叫牛郎。因父母早逝,只好跟着哥嫂子度日,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后来,突然有一天,老神牛给牛郎发起话来,要他去娶天上下凡的仙女,织女做妻子。牛郎经老神牛的引路来到了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洗澡的河边,看到了美丽的织女,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结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 后来,织女便独自偷偷再次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美满幸福,而且有了一对可爱的儿女。 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传到天庭,天帝与王母娘娘知道了织女偷下凡与牛郎成亲。勃然大怒,命令天神下界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正在苦思泪想时,老神牛又发话与他,要他把它死后牛皮披上,担着两个孩子上天去找,牛郎遵照了老神牛临终的嘱咐,急忙担着两个孩子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横向牛郎与织女相隔两岸。可怜的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从此,两俩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日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而在这时人间的喜鹊就都会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和织女搭鹊桥相会。据传在这七夕夜深人静时,人们还可以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和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这就是人们为之而感动的一个爱情节日,也是一小孩子和妇女们最为喜欢的节日。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34a14db14791711cd791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