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的黄芪散文 大兴安岭的黄芪散文 人们在谈论养生之道时,经常会提到:“南参”、“北芪”这两种珍贵的药材名字。 南参——生长在南方温和气候环境中的一种草本植物。北芪——生长在北方极端气候环境中的一种草本植物。人参,是众所周知的一种药材。 黄芪的“名望”,就大不如人参喽。民间流传着很多有关人参的传说故事,为人参歌功颂德。黄芪却是一个“丑小鸭”,没有人为它编故事,也没有人为它写传说,更没有人们崇拜人参的那样“待遇”。其实,野生黄芪的药性与人参的药性可谓是“平起平坐”呐。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森林里,生长着一种在绿草丛中很不起眼儿的草本植物——黄芪。 春天,它埋没在绿油油的青草之中,在这个季节里,想看一看它的“相貌”,犹如“海里捞针”、“竹篮打水”。 夏天,野生黄芪的`“小细胳膊”,开始“伸展运动”了。这个季节里,再想看看它的“容貌”,还是得花点儿力气。 在诸多的,和黄芪长相雷同的绿草丛中,仔细地,象“排地雷”一样的寻找,才有可能荣幸的,一览夏季黄芪的“芳容”呶。 秋天,是比较容易看到野生黄芪娇媚的“尊容”哝。 初秋,黄芪的枝叶上挂满了一串串小豆夹。这种豆荚有点象豌豆荚的样子,只是把豌豆荚缩小三分之二后,即成了黄芪枝叶上的小豆荚啦。 深秋,黄芪枝叶上的小豆荚里的“小宝宝”开始“出世”喽。只见:在太阳“公公”的保护中,秋风“婆婆”的助产下,“黄芪妈妈”生产出N胞胎的“小宝宝”。 一出生(豆荚炸裂),“小宝宝”们就飞入乱草丛中不见踪影,可能是寻找它们的新家去了。 产后的“黄芪妈妈”需要休息了,她要迅速地补充身体中的营养,她要恢复体力。她把不再需要的“脐带”成捆地剪掉,把“身体”深深地扎入地下,吸取大地中的精华养分。 渐渐地“身体胖起来了”,“个子”也逐渐长“高了”。她开始睡觉了,这一睡就要睡过一个漫长的冬季,直到第二年的春天她才会重新醒来喔。 野生黄芪的"真容"是藏在土层下面的部分。 色微黄,形状略圆柱形,上端较粗一些,约50-120厘米长,重量不等。主干上长有分支,截面似“车轮与轮轴”状。多生长在森林之中的山坡上,或局部土质肥沃且含砂质的土壤中。 每年深秋时节,是挖黄芪的最佳时节。这时的黄芪个大,养分足,质量佳。据当地人儿说,挖出的黄芪主茎上若存有蛆痕的话,那么,这颗大兴安岭北部地区的黄芪,就为上上品,称之森林之宝喽。 若想挖到上等的黄芪, 则需要有专业的识别野生黄芪的知识,专业的采挖工具,专业的操作技能、技巧。还要忍耐,“森林卫士”(叮人昆虫)的轮番攻击,苦不堪言。这对一般人来讲,是有一点难度喔。 黄芪的药效与人参的药效等同,但价格却相对便宜。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黄芪的开发和利用前景十分可观。也象人参一样被人们熟知,也可以制作出很多黄芪类的品牌,让昔日的“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喔。 趁着这个机遇,我们何不贮存点儿黄芪,来点儿养生之道呢? 下载全文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415a43113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