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课社戏〔七年级人教版〕 十六课社戏〔七年级人教版〕 16社 戏 教学目的 1.会读会写“惮、撺掇、凫、潺、蹿”等词语,能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快速阅读课文的才能。 2.理清故事情节,学习小说详略得当的记叙方法;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把握作品深入的思想意义。 3.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仁慈,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友情;培养淳朴仁慈、友爱无私的品德。 (本文词语的音、形学生容易混淆,应该做必要的积累;有感情地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速读课文,品味精妙的语句,能进步学生的概括才能,初步体会作品的思想。故确立了第一个教学目的 。本文内容丰富,用笔浓淡疏密,真正写“社戏”的内容不多。只有理解材料为主题效劳,才能理清情节,体会作品的思想意义,这也有利于学生写作才能的进步,故确立第二个教学目的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快乐和美妙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作品第 1 页 共 3 页 中感人的情节,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进步自身的人文素养,这符合新课标的精神,故确立第三个教学目的 。)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清故事情节,学习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会小说景物描写对于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 难点:正确把握作品的深入内涵和思想。教学准备 1.让学生查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上网查阅有关绍兴“社戏”的资料,理解“社戏”这种乡村戏剧的文字及图片。 3.师生合作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思路 1.本课的设计,注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与空间。在阅读活动中,学生要开放思维,要体会、理解、感悟、考虑,这一切都有赖于对文本的充分 阅读。假如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势必由教师来包办代替,也势必导致语文教学满堂灌的结果。因此,设计中,让学生屡次阅读课文,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论中去发现问题、考虑问题,从而有所领悟。 2.课文教学重在让学生进步阅读才能,掌握读书的方法。本课设计“粗读——细读——精读”的阅读活动。主要是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4368df6d9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