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抗战时期吴晓邦舞蹈作品的艺术特点和美学风格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抗战时期吴晓邦舞蹈作品的艺术特点和美学风格 作者:暂无 来源:《尚舞》 2020年第11期 王宇坤 【摘要】在抗日战争时期,抗战文化宣传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舞蹈成为鼓舞民众抗战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的抗战宣传史上,抗战舞蹈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艺术特点和美学风格自成一派。抗战舞蹈的内容和题材往往都是反对殖民主义,表达对侵略者的不满。抗战舞蹈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反对侵略和殖民主义的伟大革命形象,表达出批判现实主义、狂热表现主义。抗战舞蹈美学风格主要展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在侵略者的压迫下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呈现的悲壮风格;二是展现艰苦奋斗、革命抗争的英雄气概和豪迈风格。深入研究抗战时期的优秀舞蹈作品,可以弘扬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彰显民族精神。 【关键词】抗战舞蹈;艺术特征;美学风格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随着中西之间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西方舞蹈文化通过多元的渠道向中国社会进行传播。一部分侨胞和留洋回国的人们,成为宣传西方舞蹈的中坚力量,他们把目睹到的盛行于西方的芭蕾舞、交际舞以及现代舞等传入中国,这些舞蹈形式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中国社会接受西方思想浪潮打开了一扇窗。抗战爆发后,舞蹈家们以舞蹈为武器,通过文化宣传的方式鼓舞民众抗战,吴晓邦、戴爱莲等人的新舞蹈运动,推动了舞蹈艺术的发展,为抗战注入了新的活力。吴晓邦从日本留学归来后,积极投入抗战文化宣传,在此期间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这些在战火中诞生的中国抗战舞蹈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极具时代、地域和情感特征,展现出广大群众共同抵抗侵略者,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1.题材与内容:战争与批判 1.1战争题材与内容 抗战舞蹈中非常关键的是战争题材的舞蹈,这些舞蹈作品都是由共产党组织下的宣传单位、民间团体及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这些人深刻感知中华民族儿女遭受侵略者的残害,抗战英雄不屈不挠的英勇事迹,将这些故事和情节加以提炼,编出一支支抗日舞蹈,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无情,弘扬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激发了更多同胞的爱国之心,共同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1938年,吴晓邦创作出舞蹈作品《游击队歌》,作品主要描写三名游击队队员穿梭在舞台上,将舞台看作隐秘茂盛的丛林,身穿绿色军装,腰间别着武装带,时而匍匐前进,时而分散开来前后张望,当音乐响起时,他们便聚集在舞台中央,眼神坚定深邃地看向远方。这个作品在抗日战争的岁月中,用鲜明的艺术形象给予人民极大鼓舞,舞蹈中的动作语汇也是从日常战士的作战中提炼而成,一方面展现出抗日英雄的英勇抗敌,另一方面则赞扬抗日战士们在敌人面前顽强不屈的精神力量,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感染力。舞蹈家通过塑造抗日英雄的伟大形象,有利于推动中华儿女的抗日热情,对整个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 1.2批判题材与内容 殖民统治的压迫,使得舞蹈家批判和讽刺帝国主义。在抗日战争的舞蹈题材中,这种舞蹈的艺术形式最为常见。侵略者、叛国者和一切反动派势力都是抗战舞蹈讽刺的对象,都采取了夸张的肢体语言讥讽侵略者的行为。舞蹈《饥火》创作于抗日战争的最艰苦的时期,是吴晓邦自编自演的独舞作品,音乐采用更夫敲击的梆子声,表现的是在富人家的围墙下,一个衣着褴褛的饥民在寒冷的风中,蜷曲着身体瑟瑟发抖,他挣扎着站起来,渴望温暖的生活,却无人应答,最后在挣扎中耗尽力气而死的过程。作品运用现代舞的表达手法及创作思想,对民众的生活动作加以提炼,并通过强烈的对比,表现出饥饿者和富人艺术形象之间的巨大反差,并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所忍受的饥饿之苦和愤怒之情。 2.艺术特点:抗争精神与批判现实 2.1抗战舞蹈的表形特点:革命与抗争 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形象通过抗战舞蹈得以展现出来。在战火的硝烟中,舞蹈家只能藏匿在广大群众中,与一切反动势力、侵略者展开没有硝烟的战争。这种夹缝中求生存的环境下,舞蹈家的演出道具、服装都非常简陋,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都很单一,这些困难并没有让舞蹈家的抗战热情受到影响,相反,激发出巨大的创作激情,从而创造出富有时代特点的艺术作品。抗战舞蹈的形式主要有单人舞、双人舞和群舞等,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舞蹈家往往都摒弃各种复杂的表达形式,采取单纯的动作构成最为直观的肢体语言,让战争的残酷面貌得以真实反映。在抗战舞蹈中,吴晓邦的舞蹈作品《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战全面爆发后,他以坚定的步伐,强有力的动作,激越的节奏,将无形的音乐形象转化为直观的舞蹈人物,塑造出一位爱国者的形象:他高昂着不屈的头颅,挥舞着有力的拳头,挣破、跨越牢笼,在义勇军的行列中奋不顾身地战斗。表达了中国人民为保卫家园誓死战斗,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决心。展现出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反映抗战环境艰辛恶劣的舞蹈作品还有很多,其表达形式都是以叙事的手段,集中展现出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创作形式,让中国抗日军民不畏艰险的精神得以传扬和继承。 2.2抗战舞蹈的表意特点:表现主义与批判现实 抗战舞蹈展现出狂热的表现主义。创作者的主观情感是表现主义舞蹈的基础,并利用夸张的艺术处理手段,让作者的内在情感可以直接展现,并对作品进行重塑。这种舞蹈作品表达着舞蹈家的内心情感、主观内涵。另外,观众对于舞蹈作品的理解,也是观众与艺术家之间进行精神交流的一种方式。艺术形式方面,其为表现主义带来了更加宽广的艺术创作空间。因为舞蹈肢体语言对比较为明显,冲击着人们的感官,让感官体验得到增强,由此让观众对舞蹈家的精神世界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吴晓邦创作的《传递情报者》,其目的是歌颂抗日游击区的通信员。20世纪30年代末期,抗日游击区的战斗生活非常艰辛困苦,行军跋涉,伏击战紧张迅速。在这种环境下,通信员承担起了整个游击区的组织联络工作。执行这项任务的通信员,历经各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开展组织联络工作,他们翻山越岭、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不忘自己的使命,将一份份情报传送出去。吴晓邦采用朴实无华的艺术形式,让表达主义的特点展现出中华儿女不畏艰险、共同抗敌的民族情怀。舞台上塑造的人物就像一盏明亮的灯塔,给抗战的人民带来胜利的曙光。这种艺术展现形式与表现主义的核心思想是相吻合的。 抗战舞蹈展现出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特点。批判现实主义的根本在于对社会的现象进行揭示,并加以批评。因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有重现实、重客观和重批判的特点,很多抗战舞蹈的创作方法都是采取批判现实主义,一方面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真实嘴脸;另一方面深刻剖析出战争残酷、人性丑恶的一面。抗战舞蹈家运用这种艺术方法,通过抗战舞蹈的方式刻画出抗战斗争下的艰苦环境和人们的苦难生活。吴晓邦的舞剧《丑表功》,于1939年在上海首演,运用民间艺术传统中的讽刺方法将丑官的形象展现出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该舞蹈作品深刻揭示了汪精卫卖国求荣的本来面目。吴晓邦刻画出的汉奸、伪军丑陋形象,以及创作出的带有批判主义精神的抗战舞蹈作品,通过艺术化的手段反映现实,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3.美学风格:悲壮与豪迈 3.1抗战舞蹈的悲壮之美 抗战舞蹈的视觉效果的呈现,体现出悲壮的美学观。抗战舞蹈是在中国遭受日军侵略战火四射、硝烟纷飞的背景下自发创作的。战争所带来的痛苦是所有国人都深刻感知的,抗日战争期间,舞蹈工作者积极探索新的艺术展现形式,将这种凄切之感表达出来,书写着抗战的悲壮情怀,体现出战争环境下的悲壮情怀。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营造出了一种悲伤的审美语境,这些都为抗战舞蹈的编排提供了素材和内容,从舞蹈中人们可以切实地感受到这种力量和氛围,而这种情感是人们热爱祖国、痛恨侵略者的集中体现,悲愤的情绪使国人的爱国情怀被激发,从而达成共同抗敌的民族共识。所以,抗战期间悲剧色彩的创作集中展现出中华民族面对苦难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决定了作品的审美价值,让舞蹈创作更近于表现出悲壮美,推动我国舞蹈创作进入新的阶段。 3.2抗战舞蹈的豪迈之美 抗战舞蹈展现出的精神气质是豪迈之美。创作者在作品的思想及内涵上都展现出了豪迈的美学观。舞蹈家们为了让革命中的正义得以展现,作品中充满了激情盎然、凝心聚力的情感表达,战士在高歌,抒发着内心狂热情感的同时,也暗示着胜利的曙光。创作者通过这些题材及内容,书写着抗日战争民族同胞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思想,传递的是反帝国主义、反侵略的民族精神。 总而言之,抗战舞蹈呈现出狂热与批判、抗争与革命的艺术特点,以及悲壮与豪迈的美学风格,其表达情感是引人深思的。抗战舞蹈所展现的肢体与精神活动都栩栩如生。舞蹈内涵与意境融会贯通,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氛围的同时,让悲壮与豪迈之美得以全面展现。在作品的美学风格中,逐步展现出抗战的艰辛、侵略者的咄咄逼人以及抗日英雄的百折不挠,形成多种语境、不同时期下多样的美学观。从抗战舞蹈中,我们可以看到悲愤、压迫、沉痛、抵抗,还能看到胜利的曙光,团结的力量,爱国主义的情怀;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抗战舞蹈成为抗日宣传史上独具特色的一笔,展现出中华儿女艰苦抗争的革命历史;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格观,彰显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吴晓邦.我的舞蹈艺术生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2]吴晓邦.吴晓邦舞蹈文集,第1卷[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35-72. [3]王克芬,隆荫培.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9.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45cb01bcf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