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文学 一.文学救亡运动 (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建立 1.国共合作,建立军委会第三厅,负责抗日宣传。 2.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 (二)抗战文学思潮形成 1.文学大众化民族化 A.大众文艺运动 内容的报告文学化——形式上的小型化、通俗化、实用化 B.民族形式的讨论 林冰的“民间形式”观——葛一虹的“五四新文学”观——郭沫若的“综合统一”观。 2.抗战文学论争 关于“暴露与讽刺”问题的论争——关于“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关于“战国策”派的论争。 3.现实主义主潮(并存浪漫派文学和现代派文学) (三)区域文学的出现 1.国统区文学 2.解放区文学 3.沦陷区文学 二.抗战时期的散文 (一)报告文学兴起 1.报告文学:战时散文的主流 2.报告文学创作的分化:国统区趋于限制——解放区走向发展 (二)杂文繁荣 1.“鲁迅风”杂文派 2.“野草”杂文派 (三)散文的演变 1.初期的战斗合唱:慷慨悲歌,热情呐喊 2.后期的多样深化:战乱流离生活、后方社会弊端的记叙——“在暗夜里呼号”的抒情——领悟自然的游记、闲适悠然的小品 三.抗战时期的诗歌 (一)战斗的号角 1.街头诗、朗诵诗兴起 2.艾青与田间(前面已有专题讲述) 3.晋察冀诗人:陈辉等 (二)何其芳与柯仲平 1.何其芳:从《预言》到《夜歌》 A.思想情感的转变 《预言》:关闭在超现实的唯美氛围中的青年的内心抒唱——歌唱迷离、甜蜜而痛苦的爱情,怀念逝去的往事,咏叹渺茫的人生前途 转折点:《成都,让我把你摇醒》——抗战的呼喊 《夜歌》:诅咒黑暗,歌颂光明——歌唱解放区新生活,颂扬推翻旧世界的人民革命战争,剖析自我的弱点 B.诗风的转变 由华美、雕饰、晦涩的风格转向朴素、自然、明朗的风格,由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诗风转向现实主义诗风。 2.柯仲平 A长篇叙事诗:《边区自卫军》《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促进了解放区叙事诗的繁荣 B优秀抒情诗:《哀诗人闻一多》《延安与中国青年》 (三)胡风及“七月”诗派 1.胡风(1902 —— 1985),原名张光人,湖北蕲春人。1920年试作新诗。1929年留学日本。1933年参加左联。1937年主编《七月》杂志,是“七月”诗派的重要诗人。 A诗集:早期诗作《野花与箭》,抗战时期诗作《为祖国而歌》、《血誓》 B诗歌理论:让诗情“跳跃在时代的激流里”——诗人应该和“大众之情”完全融合——真正地增强诗的抒情性 2.“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因胡风主编的《七月》而得名,是一个文学主张、艺术风格基本一致的诗歌流派。主要诗人:阿垅、绿原、鲁藜、天蓝、冀汸等。 A.“时代激情的冲击波”: 用高昂的心音为抗战歌唱——对国统区的黑暗现实愤慨和对解放区的歌颂——在个人与民族融合为一体的“自我”中寻找诗的真谛 B.现实主义的诗风: 从模仿艾青、田间的现实主义诗艺开始,到汲取西方现代派等多种表现手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C分析名作《孤岛》 诗意:诗人与人民大众紧密相连,与正义力量及事业不可或分的血肉联系。 艺术:象征暗示,散文式的抒唱,补充式的复句,明朗奔放的气势。 四.抗战时期的戏剧 (一)短剧的兴起 1.短剧 A 小型化:街头剧、话报剧、独幕剧、茶馆剧、朗诵剧、游行剧、灯剧等。 B 通俗化:消除观剧与演剧的距离,打破演员与观众的屏障,调动观众参与剧情,进入角色,追求自然逼真的戏剧效果。 C著名街头剧:“好一计鞭子”——《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和《最后一计》。 (二)郭沫若、曹禺和夏衍的剧作(前面已有专题讲述) (三)现代戏剧的全盛时期 1.历史剧 A 阳翰笙的剧作:《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等 B 阿英的“南明史剧”:《碧血花》、《海国英雄》和《杨娥传》 2.现实题材剧 A 于伶代表作:《夜上海》 B 宋之的代表作:《雾重庆》 C 吴祖光代表作:《风雪夜归人》 3.喜剧 A 沈浮的剧作:《重庆二十四小时》《金玉满堂》 B 杨绛的剧作:《称心如意》《弄假成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53919f0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