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普类文章的几点收获

时间:2022-04-01 14:36:3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科普类文章的几点收获

胡霞



由于我们的生活与科学息息相关,语文又是最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因此,科普类文章作为文体的一种,出现的几率很大,在课本中常见。从文章体裁来说,近于说明文。它们中有些被称作文艺随笔,有些被称作文艺性说明文,实质上,与说明文的大方向不相左。

这类文章在教学中如何操作,往往成为教学者的一个疑惑。它不像记叙文,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不像小说,有人物、情节、环境;不像诗词,有意象、意境、情感、表现手法等等。 起初接触科技类文章时,我也同样产生了一些困惑。

首先,它的可读性远不及记叙类文章,虽然也有一些趣味,语言上也能生动起来,但终因缺少故事情节及优美的语言而得不到亲睐。 其次,存在一些专业术语,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再其次,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普遍的学生不会喜欢高深莫测的科学,相对来说文学味较浓的文章受欢迎的程度会大得多。

然而,当我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理这类文章的教学时,我发现这种类型的文章实际不难操作,相反,它还教会了我很多,比如: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用科学的精神审视现实,在探索宇宙奥秘中体验求知的快乐。下面结合教材,谈谈我在教学中得到的几点收获:

一、科普类文章并不神秘

“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探索精神是其中最灿烂的一枝。千百年来,人类用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不断扩展着对神奇大自然,对奇妙的科学以及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在永不停顿的对未知领域的探究中,人类建构起了多姿多彩的迷人世界。

地外文明真的存在吗?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回事?我们能不能跨越时空?

面对宇宙时空中无穷无尽的奥秘,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与我们的生活及生存密切相关的知识,而科普文章正好满足了我们的这个愿望。比如:《月亮上的足迹》,通过对它的学习,仰望夜空时,我们就可以不再因解不开的秘密而心生疑惑,相反还可以借助古代神话故事发挥想象,撕开宇宙神秘的面纱,你便能体会到探索的无穷乐趣。《看云识天气》这篇文章,密切联系生活,并且可操作性强,在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通过文中所介绍的有关知识,结合观察,掌握天气变化的奇妙现象,获得如何利用天上的云彩识别天气的能力。

二、促进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的提升

由于科普类文章文学性不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因此相应的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这对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也是一个挑战。在初接触这类文章时,我也不是特别喜欢,尤其是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所以有时仅仅只是把它作为一般的说明文来教。然而,当我们确定了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课题时,在深入的研究后,我终于渐渐体会到了进入科学领域这个奇幻世界的诸多乐趣。开始喜欢并重视这类文章。比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只要你细细品读,会发现原来我们生活的环境多么精彩,那些平时我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以及深奥


难懂的科学知识,可以如此美丽的呈现在眼前。当老师能首先做到熟悉并热爱科普类文章,教学中能有意识的引导,重视在语文学科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时,真正的教学相长便实现了。 三、可以挑战教师的教学方法

科普类课文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了解说明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等功能。但由于此类文章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没有太多的情感元素可以挖掘,如果讲解分析过多,知识拓展过滥,把语文课当成了科学课,当成了说明方法的专题讲座,课堂上气氛沉闷,忽略了语文基本功训练。如何上好科普类课文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学方法也在接受着挑战。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感觉效果还不错。

第一,质疑问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先让学生自己通读文本,提出问题,再针对问题答疑,实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明确读文方向,然后扣住“质疑问难”这两个贯穿全文的问题,将它作为主线串联讲读全过程,达到以疑促读,理解课文的目的。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读提出这样的问题:罗布泊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为什么称它为“仙湖”?它又因何消逝?而它消逝后将会出现怎样的一个景象?当这几个问题得到解决后,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

第二,抓关键词句,以语言基本功训练激发学习兴趣。审视当前的语文课,我们追求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科普类文章,在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科学常识后,往往存在忽略文中的字、词、句、修辞、标点、表达方式等语文形式的现象。而课文是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介绍科学常识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抓住语言因素,通过对句、段的分析,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科学常识。如蜘蛛》一文,作者用感性的乃至略带夸张的语言,表现蜘蛛之间的残忍争斗,但是观察到蜘蛛网到黄蜂,却没有当作美餐,作者的洞察是蜘蛛的“量力的原则”,对于不能制服的对手,就干脆释放,而且把破损了的网放弃。所有形象的、略带夸张的描写,都是为了这一点相当客观的发现服务。吸引读者的主要不是作者的情感,而是作者对蜘蛛生存策略的发现。文学与非文学的交织中,读者兴味被调动起来,继续获得动物科学知识:蜘蛛善于保存体能,当苍蝇落入罗网时,它并不急于吞食,而等待苍蝇挣扎到精疲力竭之时,才去捕获。这其间所用的词语,诸如(避免引起)“苍蝇更大的惊惧”、“俘虏奋力逃走”、“耐心等待”、“俘虏的无效挣扎”、“精疲力竭”、“玩弄于股掌”、“胜利品”等,其功能,都不过使过程更为有趣。实现了文本“工具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第三,在课外延伸中提升认知能力,拓宽视野。

因为科普类文章注重的是传播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以便他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已知和未知的事物,而且这类文章所涉及的科学领域是极其宽广的,因此,学习当然不能局限于书本。于是,在教学中,作为课内知识的延伸,特别设计了“要求学生课外收集整理资料”这一环节,以此来培养学生好学多思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确实,科学的普及,不是坐等能等来的,必需要付出汗水与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有一颗关爱自然、关爱人类的心,这是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来实现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495c51b680203d8cf2f2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