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教学随笔:一默一读的启迪]教学启迪 教育教学随笔:一默一读的启迪 坐在赶往北京西站的长途汽车上,周边的伙伴们或闭目养神、或低声交谈,正觉闲来无事,举目瞧见前两排,坐在通道右侧的一位老师在翻阅杂志,有篇文章的题目一下子吸引了我。实在不好意思影响人家的雅兴,马上借来一读,就默默的惦念着,期盼着这个老师快点读完。约摸十几分钟后,她合上了书,准备闭目小憩,我赶紧向前排的一位认识的老师打听如何称呼拿书的老师。“潘校长,您的书让我看看,行吗?”《意林》,不知道是第几期,没有心思去看,马上翻看目录,在字里行间寻找那几个惦念了多遍的题目。终于找到了。翻开、浏览......感觉像饥饿时想一口吞下一个馍馍一样,我一口气将这篇文章读完了。顿觉神清气爽,回味无穷,不行,我得让邻座的老师也看看这篇文章,我要读给她听:“快!醒醒,我给你读篇文章。”“好!你读吧!”我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呼吸,开始低声的朗读。 《很多了不起和钱无关》 很多了不起和钱一点关系都没有。 比如,曾经有一个诗人,有天晚上起夜,见月伤心,写下二十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恩故。”千第 1 页 共 3 页 年之后,亿万小学生们起夜,看到月亮,都想起运二十十字。这很了不起,但是和钱没有任何关系。 比如,曾经有一个小说家,严重抑郁,平常待在人烟稀少纽约的远郊区。实在吃腻了自己做的饭菜,实在厌倦了一个人孤独的生活.就一路搭车到纽约在电话黄页里找到当红女影星的电话,打过去,说,我是写《麦日守望者》的塞林格,我想和你成为朋友。然后,他就和那个影星成了朋友。这,很了不起,但是和钱没有任何关系。 比如,曾经有一个画家,年轻的时候血战古人,把所有值得模仿的古代名家全部模仿了一个遍.自信造出的假能骗过五百年内所有行家。后来,他到日本看到日本号称收藏石涛的第一人,指着此人珍爱的一套石涛山水画,说是他二十年前的习作。收藏家坚决不信这个画家说的,这个画家说,你找装裱师揭开第四页的右下角,背面有我张大千的私印。这,很了不起但是和钱没有任何关系。比如,曾经有一个生意人,在手机被诺基亚、摩托梦拉、爱立信等巨型企业半垄断生产了近二十年之后,领导一个从来没有做过手机的电脑企业做出iphone。“为什么我会想起来做手机?看看你们手中的手机.我们怎么能容忍自己使用如此糟糕的产品’”这,很了不起.但是和钱没有直接关系。比如,我见过一个陌生人在雨天里开车。一个行人过马路,匆忙中手里一包桃子掉在马路当中,散落在这个人的车前。这个人按了紧急灯,跳下车,帮行第 2 页 共 3 页 人尽快捡起桃子。这,很了不起,但是和钱没有任何关系。 文章读完了,邻座的老师说,太有哲理了。而我的心里更是一惊,为什么?我这一默一读,收获相差甚远!好几处,是我读了之后才发现:哦!原来文章是这样写的,特别是“张大千”这三个字,我在默读是根本就没有一点印象! 思考:为什么早上的早读,要求孩子们大声的诵读?为什么,钢琴老师要求大声的唱谱?为什么数学课上,要求孩子们将听到的再说一说? 出声,是自己又给自己说了一遍,自己又让自己听了一遍! 让我们大声诵读经典,大声念响单词,大声背出数学概念!后记:这件事在我脑海里一直盘旋!今天得空记下来!不为别的,只是想说一说! 第 3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5267d22f2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