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四支1图文详解

时间:2022-09-28 17:13: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



吹竹对弹丝:吹奏竹制的箫管一类的乐器。竹,古入声字,屋韵。弹丝,弹奏琴瑟一类的乐器。丝和竹都属古代八音范围。

:管乐器。箫、笛等乐器。 :弦乐器。琴瑟琵琶等乐器。

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

【明词义】

水榭:榭(音谢),建筑在台上的房屋。水榭:水上架台,台上建屋,可供人游憩。唐˙崔湜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诗:水榭宜时陟,山楼向晚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出:“且到秦淮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

鸬鹚(音卢词):一种善于捕鱼的水鸟,可驯养。形似鸦而黑,喉白,嘴长,喉下皮肤扩大成囊状,捕得鱼就置于囊内。亦称为摸鱼公、墨鸦、水老鸦、乌鬼、鱼鹰。

看图片





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



【明词义】

五色笔:相传南朝梁江淹,年青时梦晋代学者和诗人郭璞赠给他五色笔,于是才思大进,写了许多优秀诗文。晚年,又梦郭璞讨回了五色笔,从此才情顿减,人称“江郎才尽”。后以五色笔比喻文才。

十香词:辽道宗后萧氏,小字观音,才貌双绝,后以谏猎见疏,作《同心词》自明。耶律乙 辛诬后与伶人私通,假造《十香词》为证,帝竟赐后自尽。

泼墨: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蘸墨汁大片地洒在纸上或绢上,画出物体形象,像把墨汁泼上去一样。泼墨是绘画术语,意思是大量用墨渲染。

传卮(音知):卮,古代盛酒的器具。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宋·苏轼《南乡子·寒雀满疏篱》词:“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

另,卮,量词。古代计算酒器所装液体的单位。相当于杯。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官人感夫人盛情,特备一卮酒谢夫人。

学成语

江郎才尽






相传南北朝时,有一位名叫江淹的人,他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江淹年轻的时候很有才气,会写文章也能作画。可是当他年老的时候,总是拿着笔,思考了半天,也写不出任何东西。因此,当时人们谣传说:有一天,江淹在凉亭里睡觉,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个叫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放在你那里已经很多年了,现在应该是还给我的时候了。”江淹摸了摸怀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笔来,于是他就把笔还给郭璞。从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写不出美妙的文章了。因此,人们都说江郎的才华已经用尽了。



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

明词义

神奇韩干画:韩干是唐代著名画家,蓝田人,生卒年不详。学画十余年,善写人物,尤工于鞍马,绘马雄骏健壮之姿,当时称为独步。初师曹霸将军,后乃自成一家,官至太府寺丞。传说建中初年,有人牵患有足疾的马就诊。其马毛色骨相似韩干所画的马,为真马所无。遂牵此马绕市,巧遇韩干,干亦惊疑。返家后,视其所画马本,脚有一点黑缺,方知是马画通灵。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二。杜甫在《丹青引》一诗中盛赞曹霸,也写到了韩干,说: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绝穷相

雄浑李陵诗:李陵,西汉名将李广之孙,武帝天汉二年,率步卒五千,与匈奴十万骑决战,终因缺少援军,战败投降。李陵在匈奴遇到出使被扣留的苏武,后苏武南还,李陵设酒送别。其赠别苏武之诗雄浑豪爽,十分感人。《昭明文选》中收有几首古代送别诗,情调悲凉慷慨,旧题是李陵别苏武作。

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



明词义

几处花街新夺锦:唐武则天驾临龙门,诏令群臣赋“明堂火珠”诗,诗先成者赐锦袍。东方虬诗先成,拜锦未坐,宋之问亦成,但写得比东方虬好,有“不愁明月尽,自有夜光来”之句。武后令夺东方虬锦袍赏给宋之问,此即所谓夺锦。后用来指受到宠赐,或称赞人文才出众。唐·杜甫《寄李十二百二十韵》“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宋之问,初唐著名诗人。

香径:花丛间的小路。

凝脂:凝固的油脂。常用以形容洁白柔润的皮肤或器物。

学成语

肤如凝脂:皮肤像凝固的油脂。形容皮肤洁白且细嫩。出处《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qiú)蛴(qí),齿如瓠(hù)犀(xī);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面如凝脂 :凝脂凝结的脂肪。相貌白净而丰润。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一天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明词义

烽烟:指战争。古代在边塞建有烽火台,若有外敌入侵,就点燃烽火,烟气一起,便把消息传送出去了。 边头:边疆。 保塞:保卫边疆

一犁:本来指犁地的印迹,但农夫多在春雨之后犁地,所以,这里用作春雨的修饰语。 膏雨:春雨。膏,本指肥沃的,此比喻春雨。《汉书·贾山传》:“膏雨降,五谷登。” 乘时:利用有利时机。

【我是故事大王】

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

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妃一笑,不顾众臣反对,竟数次无故点燃边关告急用的烽火台,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






匆忙赶去救驾,却发现并不是寇匪入侵。褒姒看到诸侯狼狈不堪的赶到京城,果然大笑。诸侯被戏弄回去,懊恼不已。幽王从此便失信于诸侯,最后,当边关真的告急之时,他点燃烽火却再也没人赶来救他了!不久,便死于刀下,西周灭亡了。

知文化

据历史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利用烽火台通信

方法。现在每当提到烽火台,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长城,实际上烽火台筑在长城沿线的险要处交通要道上。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发出警报:白天点燃掺有狼粪的柴草,使浓烟直上云霄;夜里则燃烧加有硫磺和硝石的干柴,使火光通明,以传递紧急军情。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5f2eb1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