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产主义乡村:乡村振兴的一个理论视角 The Post-productivist Countryside: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作 者:刘祖云[1];刘传俊[1] Liu Zuyun;Liu Chuanjun 作者机构:[1]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 版 物:中国农村观察 年 卷 期:2018年 第5期 摘 要: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对乡村生产主义的反思产生了“后生产主义乡村”这一概念。西方后生产主义模式的驱动因素是多样的,在发达国家甚至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一些后生产主义乡村的经验证据。在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传统乡村的结构发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乡村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乡村生产性功能的消解及其向非生产性功能的转化。中国后生产主义乡村功能可能有三种表现形式,即重新发现“农耕文化”的价值,重构“生活、生态与生产”兼具的乡村功能,以及发掘“乡村性”对于城市工业文明的意义。 页 码:2-13页 主 题 词:乡村功能;乡村振兴;生产主义;后生产主义;乡村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6aa7fc46e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