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 [fèi tuó] 吠陀,意为明、知识,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材料和文体形式,主要文体是赞美诗、祈祷文和咒语,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传、长年累月结集而成的。 “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启示”的意思。"吠陀"用古梵文写成,是印度宗教﹑哲学及文学之基础。 它包括很多具体的经典,通常的说法包括“四吠陀”,分别是: ①《梨俱吠陀》(ṛgveda)[即“赞诵明论”], ①《娑摩吠陀》(sāmaveda)[即“歌咏明论”], ①《夜柔吠陀》(yajurveda)[即“祭祀明论”], ①《阿达婆吠陀》(atharvaveda)[即“禳灾明论”]。 更广义的说法,还包括其他经典。如“奥义书(Upaniṣad)”“薄伽梵歌(Bhagavad Gītā)”等。 四吠陀,尤其是《梨俱吠陀》虽然绝大部分是神话和对神的赞歌,但亦含有相当丰富的人类幼年的“思维萌芽”。《梨俱吠陀》的前 7卷是神话的宇宙构成论、多神论、泛神论、神人-神畜-神物同形或同质论。从第 8卷开始,逐渐向一神论过渡:与此同时,吠陀哲学家开始对宇宙本原、人的本质进行哲学探究。他们各抒己见,基中有些看法,迄今仍然是带根本性的哲学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705d06170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