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字方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规划纲要20字方针应该如何理解 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德刚做客中国政府网,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问题进行交流。吴德刚表示,在20字工作方针中,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内容,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重点任务,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则是实现重点任务的两大重要保证。 吴德刚说,这次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如何理解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20字方针? 第一,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并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 第二,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 第四,促进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第五,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这20字的教育工作方针,必将对教育改革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贯彻落实纲要、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时,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好这一方针。 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并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 财政资金的优先投入是教育优先发展最重要的物质保证。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纲要明确了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并保持稳定增长;明确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和大幅增加教育投入的思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增长了70多倍,教育财政投入增长了100倍。人们期待,在未来10年中,我国教育经费将有更大的增长,为教育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育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育人为本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一个孩子,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公平,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激发活力,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功经验,也是今后的必然选择。当前我们正进入教育改革的深水区,社会发展水平普遍提高,人民群众提出了接受更好教育的要求,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发展的多元化增强了人民群众选择性的要求,教育终身化和社会化的要求增强了教育与各个方面的广泛联系。 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要求教育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涉及所有人,接受教育是每个人获得发展的基本前提。缩小不同群体发展差距,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保障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当前的工作重点是要逐步解决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在全国或省范围内,教育资源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在同一城市或县域范围内,教育资源要向薄弱学校倾斜,逐步实现师资、设备、图书、校舍等等均衡配置。要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扩大奖学金、助学金覆盖面,只要孩子能考上学,就要保证他们完成学业。要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孩子的上学问题,保证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口子女能够在全日制公办学校免费接受义务教育。保证残疾孩子平等接受教育。 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教育质量是衡量教育整体水平的主要指标,是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要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的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形成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是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建设一支素质高、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也必将是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世纪。抓好今后10年的教育发展,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十分关键。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以20字方针统揽教育改革发展,一定会开辟一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在新近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针对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20字工作方针充分体现出我国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和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在这20字工作方针中,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这充分体现出在未来的教育中学校将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工作重点,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大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事业,才有一流的国家,在今后一个时期,要始终抓住教育质量这个关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明确教育质量标准,健全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在规划时做到教育规划优秀,在投入中做到教育投入优先,在各项资源开发中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优先的地位。没有全社会的优先地位,教育要想优先发展是很难的;有全社会的支持,没有教育系统自身的改革也是做不到的,因此,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是实现重要任务的两大重要保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7892334c6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