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业设计 发展学生探究潜能 美术作业设计体现一种教育的艺术,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形成和思维发展。作为我们依托新课改的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作业观,在美术作业设计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文本,确定目标、选用方法,做到心中有底。设计有层次性、开放性、多样性、多元性的美术作业。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对艺术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新课改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为主题。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在美术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尤其重要。作业实践过程对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学习习惯和发展学生探究潜能,增加艺术修养是十分有效的。良好的作业设计体现了新课改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有效体现。 美术作业设计体现一种教育的艺术,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形成和思维发展。作为我们依托新课改的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作业观,在美术作业设计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文本,确定目标、选用方法,做到心中有底。设计有层次性、开放性、多样性、多元性的美术作业。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对艺术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综上所述,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研究美术教学的方法,经过教学实践,初步总结了一些美术作业设计的方法,紧紧围绕以下四个问题: 一、因材施教,突出层次性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存在差异和多样性一样,小学生也存在着智力类型、学习风格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这些差异性或丰富性必然导致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快慢高低。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班级学生的差异,设计适合不同基础学生需要的多层次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消。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难度、内容和形式。人的欲望受多种刺激而产生,一旦形成了欲望,就能产生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和行为。因此创设能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情境,让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尝试探究学习的前提。美术的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真情来打开审美者的心灵大门,引导学生回到真正的生命状态,回到原本的心灵感觉,去体悟内心深处的灵性之光,发展自身的审美能力。笔者的任务就是要运用情感手段发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寓美于情,以情育美。而不是干巴巴地说教,学生听课垂头丧气,这样的教学就难以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心里会产生厌学美术的情绪。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美术笔者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美术的欲望,把这种欲望和主动意识转化为较为持久的情感态度,使之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例如《过年》一课的美术作业设计中,教材要求学生用记忆画的形式表现过年的情景,笔者发现学生对具有中国风情的小制作具有浓厚的兴趣。笔者在作业设计上考虑可以设计以下三类作业让学生自选一种:★、制作一串小鞭炮。表现出鞭炮的造型及串联就可。★★、制作一个大高升,完成造型及用多种方法对外形进行装饰。★★★、创作一种表现新年气氛的作品,及用多种手法进行装饰,有创意,有思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课堂上师生共同展示搜寻来的大量有关体现中国春节气氛的物品和图片,欣赏、回顾春节的喜悦情景:喜气洋洋地去购买鞭炮,燃放鞭炮;人们穿上了时髦的名牌衣服;家家户户悬挂中国结、红灯笼、张贴对联,再现真实的生活情景,激起他们探究、创新制作各种装饰品的欲望。 二、内容丰富,突出开放性 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学生的学习应脱离枯燥的单纯性绘画学习中。开放作业的内容,让学生离开课桌、走出校园。可以将学习和生活情境、自然环境、环保素材等相结合,采用画一画、说一说、练一练等,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去收集、去认识。只有这样,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思考,才可能激起学生创新的激情,才可能让学生向更高目标挑战。 三、形式多样,突出多样性 学生对单一的作业形式容易产生厌倦感,效果不佳、不能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美术作业应以动手操作为主,避免以文字应答形式出现,要和语、数、外学科有区别,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新的作业设计形式应丰富些:选择、是非、欣赏、连线、亲子互动……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通过多种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美丽的鱼儿》一课,设计几种作业形式:1、剪一剪,贴一贴。用剪贴加绘画的方法。这类属于平面作业。2、捏一捏、叠一叠。用彩泥制作立体的鱼儿。3、蘸一蘸、印一印。用创意彩印的方法。突破了传统的绘画方法,学生学的自由,动手探究时,教师要不停地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点,有韵味的作品及时介绍给大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大程度上让学生创作出美观而又富有个性的作品,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评价合理,突出多元性 小学的探究型学习并非要求学生像艺术家那样,必须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是否真的探究出了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美术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一定要摆脱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要对学生在动态教学的执行情况、效果及时反馈,及时调节,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要突破长期以来,在美术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现象,应该全面地、多层次地看待学生,积极采用多角度、多形式的评价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实际,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手段,从正面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发展。 《藏书票》一课中,有一件学生的作品并不起眼,原因在整个画面色彩太深、太黑。要求学生寻找这张作品的优点:学生谈到了整体内容和创作思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微风吹拂着笔者的脸庞,笔者穿着燕尾服,站在广场中央与笔者的乐队共同举行着一场美妙的音乐会。星星、月亮、落叶、小草……都是笔者的听众。同学们看着作品,听着介绍,不由得鼓起掌来,仿佛身临其境。孩子们是用心在创作,这是一件富有个性,内涵丰富的作品,不能用传统的评价标准只从表现和形式上去评价而将它否定掉。 美术课堂评价作业除了用心去理解学生的创作思想,还要用眼善于发现学生们在不断地进步。笔者常常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节课小作者有没有准备工作充分?课内有没有积极投入学习、作业?有没有问个为什么?有没有对材料进行新的设计?有没有与同学合作?”等等。通过整堂课,整个学习段去评价笔者的学生们。 美术作业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想学生所想,优化作业的设计,使作业形式多样化。 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张扬学生个性,开拓学生形象思维,提升艺术修养,培养健康的时代少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79262c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