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指导:诗人情怀和情感类型 一、古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怀 观察那些写诗吟词的古代诗人,就会发现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感情都有共同之处: 1.人生理想与人生道路 古代诗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功成身退”。“儒”和“道”成了诗人的两大思想主流。“穷”即政治失意,人生不得志,怀才不遇;“达”即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其中,“独善其身”,可视为身退,就是出世人生;“兼济天下”,可视为功成,就是入世人生。 古人“身退”的前提是“功成”,但有作为的诗人大多不能“功成”,只好走三条路:其一,愤世嫉俗,郁闷伤感(多信奉儒家思想),如屈原、杜甫;其二,黯然退隐,悠然闲适(多信奉道家思想),如陶渊明、孟浩然;其三,愤世嫉俗,不得不退隐,却又心有不甘,饱受出世与入世矛盾的煎熬(多信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如李白、苏轼。“身退”后,不再关注天下,而是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品性,在“未功成”和“退隐”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2.喜怒哀乐的缘由 古代诗人的情感无非就是“喜怒哀乐”四字,同常人一样。但引起这些情感的缘由却与众不同: (1)喜乐。 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很少见,让他们“喜乐”的大致有三方面因素: ①自然。祖国各地大好河山优美多姿。 ②国家。国家太平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③人生。隐逸生活闲适、自由;政治得意,功业有成。历经战乱后暂得安宁,亲人、友人团聚,回归故乡。 (2)悲愤。 这种情感在古诗中最为常见,有人说,中国古代诗词是用“愁”做成的,让他们悲愤、忧愁、痛苦的因素较为丰富、复杂: ①国家。报国无门,山河沦丧,小人当道;统治者穷兵黩武,当权者昏庸腐朽。 ②百姓。人民遭受苦难,剥削者压榨人民。 ③亲人。相思不得相见。 ④友人。依依不舍的留恋,离愁别恨,牵挂、担忧、关切。 ⑤历史。昔盛今衰,王朝兴替;借古讽今,由历史寄托怀才不遇、统治者昏庸、壮志难酬等。 ⑥人生。不得志,仕途失意,被贬谪;人生短暂,年华易逝;年华已老,壮志未酬;客居他乡,孤独寂寞;人生无常,伤春悲秋。 1 二、古诗情感常见类型 忧国: 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过华清宫》 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 同情人民的疾苦白居易《卖炭翁》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登高》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 建功: 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陆游《书愤》 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王昌龄《从军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屈原《涉江》 思乡: 怀人羁旅愁思,旅途劳顿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思归故乡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军旅生活,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儿女情长,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别离: 赠酬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铃》 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贬谪: 失意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遭贬后忧国忧民、却报国无门屈原《离骚》 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苏轼《定风波》 人生: 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 昔盛今衰的感慨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李商隐《贾生》 青春易逝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 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品格气节的自白于谦《石灰吟》 谈禅说理的感慨苏轼《题西林壁》 请看下列诗句所抒发的情感属于哪种类型。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8479d5715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