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校社会工作在疫情防控的专业功能

时间:2022-04-16 08:25:14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发挥学校社会工作在疫情防控的专业功能

要:全面复学的良好局面下,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与教育事业发展双统筹,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和社会系统工程。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在双统筹进程中,有着特定的专业优势:可以发挥链接学校、家庭与社会纽带的专业功能,可以发挥动员控制的专业功能;可以发挥干预矫正的功能。要发挥学校社会工作在疫情防控中的专业优势,要在思想高度重视和正确运用,要适当提高驻校社工人员的比例,要加大对学校社会工作的资源投入。 关键词:疫情防控 学校社会工作 教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

在全面复学的良好形势下,学校是疫情防控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之一,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要运用全面治理和系统防控的思路与理念,通过各种手段与方法的介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论述和党中央部署的指引下,夺取全面复学和疫情防控的新胜利。学校社会工作是以学生为主要对象提供专业服务,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过程介入、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的专业方法,在学校日常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引导和控制等方面有着较强的功能,其专业优势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条件下,对于保证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发挥学校社会工作链接纽带的专业优势

学校社会工作在链接学校、家庭与社会方面具备特有专业方法与手段,能够在推进疫情防控一体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疫情防控是一项结构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必须将各主体要素和资源有机地联系起来,发挥协同功能。学校社会工作会通过咨询、评估和操作,将在空间上分散、时间上差异的要素整合融通,在特定工作目标下,形成要素结构,并在要素结构中,运用理念引导与行为调适等专业方法,激活要素进入结构的内在驱动力和外在推动力。 疫情防控迫切需要加强学校、家庭与社会等各方要素的联动与协同。这种联动与协调不能仅停留在传统家校联系机制上,要基于特定目标,形成内在协同和外部互动的结构性机制。因为学校疫情防控主要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总是在学校、家庭、社会三大空间之中流动,个体在每个空间中的状态都会影响另外两个空间的整体结构,只有在学生健康状态下,才能允许在三大空间之间有序流动。一旦发现学生健康异常特别是与疫情相关的关联症候,就必须阻隔其在三大空间之间的流动。所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空间之间既要保持紧密的连接与贯通,同时又要保持灵敏的断开与阻隔。要保持这种既稳定畅通又随时断开的机制,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教学活动才能持续健康推进。学校社会工作有着专业的优势承担三大空间的链接功能,能够构建和运作三大空间之间的畅通灵敏开关机制。 第二,发挥学校社会工作动员控制的专业优势。

学校社会工作除了外部链接功能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学校内部发挥动员与控制作用,保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教学活动与疫情防控的双重目标调适,最终达到统一。所谓动员,就是从正面引导疫情防控对象,服从学校所发出的各项指令,遵循各项要求,积极配合教学活动中各项防控措施与规范。学校社会工作动员方面有着一套成熟的技术手段,如环境模拟、情感体验等方式,能够激活对象内心深处的意识和理念,由个体认知走向集体认同,并在强化认同的基础上,达成对象在行为上的协同性和一致性。这正是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学校最迫切建构的运行状态,学校社会工作能这种运行状态的塑造。

所谓控制就是指通过有效手段,对工作对象的言论与行为进行约束,并塑造进入一种预期框架和形态,以满足特定目的的现实需要。疫情防控状态与非疫情防控状态在行为规范存在较


大的区别,特别是在学校狭窄的空间中,个体行为必须受到严格的规范与约束,如人际距离、饮食动作、穿戴标准等等,都有着与平时不同的要求与规范。这在刚刚复学的形势下,很多学生特别是低年龄段的学生,还会有很多不习惯和不适应,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达不到行为规范的标准和要求。这就需要进行外部控制,对学生特别是低年龄段学生的控制是一件复杂的工作,需要结合学生思想与行为特点,遵循其特有的思维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为控制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在行为控制方面有着一套较为完整和成熟的技术,能够在协助学校建制性控制前提下,发挥专业和技术性控制的良好功能,共同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学生行为引导和和管理。

第三,发挥学校社会工作干预矫正的专业优势

学校社会工作能够对一些负面现象和状态进行介入与干预,从而帮助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矫正到正常状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生心理和行为可能产生一些变异,从而脱离正常的框架与轨道。这就需要进行介入和干预,不能让其心理和行为继续偏离,而是将其矫正到正常状态下。从疫情防控常态化维度看,学校社会工作的干预矫正优势在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是消除对疫情恐惧心理而导致的行为异常。因为社会舆论宣传和学校的控制措施,对疫情的严重后果进行了充分的表达,会对学生特别是未成年学生造成恐惧心理,而引起行为的扭曲,影响正常学习与生活开展。如精力不集中、悲观脆弱、甚至消极厌世等。学校社会工作能够通过心理辅导和治疗,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形成对疫情本身和疫情防控的正确认知,从而达成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相适应的心理和行为常态化。

二是消除麻痹松懈心理而导致行为散漫。有些学生特别是未成年学生对疫情的危害并不完全了解,基于天真的本性,可能产生麻痹松懈心理,对学校各项控制措施不以为然,在行动上就有可能缺乏遵循的内在动力,造成学校疫情防控的漏洞和盲点。这些现象都是对疫情防控偏离性认知而造成的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这种心理和行为不利于全面复学背景下疫情防控的要求,需要进行及时的干预和矫正。社会工作通过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等专业方法与手段,能够较为有效消除学生麻痹松散心理而造成的行为失范。

总之,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在全面复学背景下的疫情防控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要发挥这一功能和作用,必须在思想观念上高度重视,将学校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学校社会工作的人员配备和队伍建设,结合各自实际,提高驻校社工的配置比例;加大对学校社会工作的资源投入,为学校社会工作在疫情防控中的专业优势发挥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① 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27页。

作者简介:谢章典,女(1998.05),汉族,湖南省张家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879e2c314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