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案例:娃娃水果店 班里有个“娃娃水果店”,从创设初的人满为患,到无人问津,引起了我的注意,尝试和孩子们共同解决这个问题。以下是几个游戏片段。 (一) 又到了游戏时间,在请大家分散游戏前,在自选游戏时,“娃娃水果店”又没有人选择。我问:有没有人想到“娃娃水果店”卖水果啊?可无人举手。我又问:“娃娃水果店”可有许多水果卖哦!谁愿意去?还是无人应答。我对扬扬说:扬扬,你来玩“娃娃水果店”游戏好吗?扬扬回答:老师,我不想玩“娃娃水果店”! 为什么不想玩啊?扬扬说:“娃娃水果店”没意思,没人买水果。我又说:今天“娃娃水果店”里刚到了葡萄和柚子,肯定会有人去买,你去玩好不好?扬扬勉强同意了。游戏刚开始时,有零零散散的几个孩子来买水果,接着很长一段时间,都无人光顾“娃娃水果店”,扬扬坐在“娃娃水果店”内先是收拾收拾各种水果,接着东张张西望望,最后实在忍不住,跑到电话亭打电话去了。 (“娃娃水果店”游戏从上学期就开始玩起,大家对它的兴趣已经日益减弱,都不愿玩“娃娃水果店”游戏了。如果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在“娃娃水果店”中再增加一些游戏情节,使游戏贴近幼儿生活,赋予情景性,会不会重新激起幼儿对”娃娃水果店”游戏的热情和愿望呢?我决定试一试。) 在这天的分享交流中,我问:““娃娃水果店”有很多水果,可是卖不出去,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孩子们各抒己见,最后统一了几个措施:第一,可以叫卖,夸夸自己的水果有多好,吸引别人来买;第二,可以便宜卖,用低价吸引顾客;第三,做广告,通过宣传,提高客流。 (这天的交流激发了很多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为搞活“娃娃水果店”的生意,大家用心地出谋划策,都对自己的计策充满信心。我也和孩子们一样,期待着明天的游戏结果) (二) “娃娃水果店”又有人选择了。不少孩子被吆喝吸引,到“娃娃水果店”买水果,并且和“娃娃水果店”的人讨价还价,“娃娃水果店”生意兴隆了起来。可这期间,卖水果的人仍然会到处“串岗”。 (联系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增加“娃娃水果店”的游戏情节,确实取得了一 定的成效。可为什么还会出现“串岗”的现象呢?我又进行了观察,发现“娃娃水果店”不可能一直有人来买水果,卖水果的幼儿在无人光顾时无事可做,这时他们就会想到别的区域去游戏。) 我再次和孩子们讨论:水果店的营业员在没有顾客的时候,在做什么呢?孩子们有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最终得出结论:营业员是不能离开水果店。离开了,万一有顾客来,就不能做生意了。那么,到底营业员可以做什么呢? (孩子对水果店的经验比较少,营业员究竟可以做些什么事?此时我很想插手解决,但我强加于他们的经验是否能被他们接受呢?最终我选择了等待。我组织孩子们参观了水果大卖场,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与营业员的交流,自己去发现可以做的事。) (三) 通过参观活动,孩子们对水果店的营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我们共同制定了游戏的玩法与规则,并把水果店分成进货加工区、包装区和宣传销售区。营业员根据顾客的不同需要,“进”各种水果,并进行包装,通过宣传促进客流。这样在“娃娃水果店”又增添了橡皮泥、各种材料的纸和剪刀、彩笔等材料,让“娃娃水果店”的人在没有人来买水果时,能根据顾客的预约单,制作各类水果并包装。 (这一天,当我看着水果店的营业员们忙忙碌碌,顾客拿到水果心满意足,我知道,“娃娃水果店”的变革成功了,此时的老师也可以“功成身退”了。) (四) 选择“娃娃水果店”游戏的人多了起来,“串岗”的现象也没有了。小印来买水果:“我想买苹果。”小壮(卖水果的人)拿了一个苹果给小印,说:“一块钱。”小印又说:“有没有年糕?我想做水果年糕。”小壮说:“你等会儿来买,我马上来做。”小壮开始用笔画年糕。 (水果店里卖年糕?我驻足仔细观察,看接下来事情会怎样发展?) 这时,羔羔来买香蕉,看见小壮在画年糕,就大声叫了起来:“你不能做年糕,你是卖水果的,只能卖水果,不能卖年糕。” 小壮马上回到:“为什么不能卖?顾客想买什么,我就要做什么!”琦琦说:“我妈妈带我到超市买水果,我就看见有卖棒棒糖的,还有卖饼干的呢!”琦琦的话得到了旁边孩子的认可,“对,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90e1ad801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