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青春尾巴”及其他 “抓住青春的尾巴”,是坊间一句很煽情但又被人用滥的话。 青春,十分珍贵又极易逝去,即所谓红颜易老,韶华难留。面对一天天光阴流逝,眼见青春正快马加鞭远去,青年人喊出“抓住青春的尾巴”,是无奈也是伤感,当然也有积极因素。以前也许你是在奋斗拼搏建功立业,也许是在浑浑噩噩中虚度年华,但能抓住属于青春期最后日子去干一点有意义的事,做一点与青春相符的活儿,都是值得肯定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有人喊出“抓住中年的尾巴”,也颇有不少人响应唱和。如果说青春结束的年龄定在35岁到40岁之间,那么,中年的下限就只好定在55岁到60岁之间。40岁———60岁这二十年对于人生非常重要,倘若说前边主要是打基础,趟路子,积人脉,付学费,那么,这二十年就是见成效,收果子,“打江山”,“坐天下”。当然,也有人在青春期就大获成功,出人头地了,但那毕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还是要在中年才能站稳脚跟,拉网捞鱼。但是,这20年又过得极快,还没怎么品尝胜利的果实,享受成功的喜悦,就眼看着要告别中年,进入老年了。好不容易攀上的高位,一到年龄就要“一刀切”;辛辛苦苦积累下的财富,不得不交给年轻人去打理;殚精竭虑开创的局面,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江山,眼看要易手他人,我不甘心呀,也要“抓住中年的尾巴”,最后再辉煌一把,再享受几年。 不过,迄今为止,还没听说过谁要“抓住老年的尾巴”,这一则是因为,老年不好划底线,是八十好呢,还是九十合适,抑或百岁为好;再则来说,人进入老年,主要任务是享受退休生活,过好夕阳红,争取健健康康地多活几岁,没什么事情需要“抓住尾巴”去做;其三,老年人固然也有未实现的愿望,未达到的目标,但多数也都因有心无力,不再去与命运较劲了。当然,人各有志,大画家齐白石,90多岁时,还绘画不辍,“不教一日闲过”;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110岁高龄时,还在研究学问,著书立说,他们就不是“抓住老年的尾巴”,而是“抓住人生的尾巴”,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令人高山仰止。 所谓“抓住尾巴”,其实就是要珍惜时间,提高效率,多做事情,不留遗憾。“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他是“抓住青春的尾巴”,不仅自己发愤用功,苦读成才,还培养了两个优秀儿子,人称“三苏”。“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他这是“抓住人生的尾巴”,成为历史上年龄最大的状元。 自然,对于“抓住尾巴”,也是见仁见智,各自理解不同。有人想抓紧某个年龄段最后时间,把事业再往前冲一冲;有人想利用最后的机会来弥补过失,减少遗憾;有人想充分享受生活,到没去过的地方看看,品尝没吃过的美食,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也有人想“抓住尾巴”多捞一把,下台前赚他个盆满钵盈,给自己和家人奠定雄厚经济基础,结果是一不小心就东窗事发,成了“59岁现象”的事主,把自己送进大牢,在监狱里度过余生。 平心而論,如果我们能认真地对待每一天,积极进取,热爱生活,不蹉跎岁月、虚度年华,就能心平气和地告别青春,志得意满地告别中年,安安静静地告别老年,也就没有必要再急吼吼地去“抓住尾巴”,就可以让自己活得更从容潇洒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91eaf94b1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