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 王之涣《登鹳雀楼》全文赏析

时间:2022-09-22 07:10:11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落日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想要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作者】王之涣,字季淩(一作季凌,一作季陵),盛唐的边塞诗人之一,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

王之涣,出生望族太原王氏,五世祖王隆之任魏绛州刺史,移家绛州(今山西新绛)唐玄宗开元年间,王之涣以门荫入仕,授衡水主簿,后受人诬谤,拂衣去官,遂漫游北方,到过边塞。天宝元年补文安县尉,清白处世,理政公平。时年五十五岁卒于文安任上,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

王之涣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被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其诗具有激越昂扬的个性风格,用词虽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诵。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所见自然景色。“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站在楼前,遥望一轮落日向着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短短几字之所描绘的画面却宽广辽远,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诗人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深一层可理解为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许多希望,许多憧憬。后两句与前句这种紧密自然的承接,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使得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此诗篇幅虽短,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鹳雀楼: 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山西省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


上,遂名。

白日依山尽: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 想要。

: 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 指眼界宽阔。 : 再。

【名人点评】

宋代李颀《古今诗话》:河中府鹳雀楼,唐人留诗者极多,唯王之涣、李益、畅当诗最佳。 明代胡应麟《诗薮》:对结者须意尽,如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着一语不得乃可。 明代李攀龙《唐诗选》:玉遮曰:不明说“高”字,已自极高。 明代袁宏道《唐诗训解》:结语天成,非可意撰。 明代唐汝询《唐诗解》:日没河流之景,未足称奇,穷目之观,更在高处。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大豁眼界。 明末清初黄生《唐诗摘钞》:空阔中无所不有,故雄浑而不疏寂。 明末清初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两对工整,却又流动,五言绝,允推此为第一首。 明末清初徐增《而庵说唐诗》:作诗最要眼界开阔。鹳雀楼,今在河中府。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已极壮观。而之涣此作,亦遂写煞。 清代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上二句横说楼所见之大,下二句竖说楼所临之高。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四语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 清代黄叔灿《唐诗笺注》:通直写其地势之高,分作两层,虚实互见。沈存中曰:“鹳雀楼前瞻中条山,下瞰大河。”上十字大境界已尽,下十字以虚笔托之。 清代李锳《诗法易简录》:先写登楼,再写形胜、便嫌平衍,虽有名句,总是卑格。此诗首二句先切定鹳雀楼境界,后二句再写登楼,格力便高。后二句不言楼之如何高,而楼之高已极尽形容,且于写景之外,更有未写之景在。此种格力,尤臻绝顶。 清代张锡麟《唐诗近体》:王尧冲曰:首二句已尽目力所穷矣,下作转语,言若欲穷目力之胜,庶此楼上再上得一层更好。此诗人题外深一层作此虚想也。 清末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前一句写山河胜概,雄伟阔远,兼而有之,已如题之量;后二句复馀劲穿札。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势。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a303a4c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