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叠字写清愁——李清照《声声慢》品读(孙绍振)

时间:2022-12-30 19:00:3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叠字写清愁——李清照《声声慢》品读

孙绍振

李清照的《声声慢》巧妙地运用叠词写出了忧愁的心绪,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认为,词评家们经常被这首词叠字的韵律“迷了心窍”,而忘了叠字运用是否成功在于与表达的情感能否高度和谐。《声声慢》中,叠字首尾呼应的有机性与情感上的层次性推进紧密结合,将众多情感层次集中在“愁”上,从内容到形式、从情绪到话语,高度统一、水乳交融。详情请看——



叠字写清愁 ——李清照《声声慢》品读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对于李清照这首词,近千年来,词评家们往往被她叠字的韵律“迷了心窍”,大都忘记了她运用叠字的成功在于与表达的情感达到高度和谐。

开头就是“寻寻觅觅”,这是没有来由的。寻觅什么?她自己也不清楚。寻到没有?没有下文。接着是“冷冷清清”,再看下去,“凄凄惨惨戚戚”,问题就更严重了,冷清变成凄惨。

这里有一种特别的情绪,是孤单、凄凉、悲戚的,这可以理解。然而,为什么出现个“寻寻觅觅”呢?一个“寻觅”还不够,又没有什么寻觅的目标。这说明,她自己也不知道要寻觅什么,她说不清自己到底失落了什么。这是一种不知失落的失落。在《如梦令》里,她还清楚地知道自己失落的是青春,别人不知道,她知道。她是不是感到有点孤独,我们不太清楚,但是她不凄惨,至少是不冷清。而在这里,她不但孤独、冷清,而且凄惨;一个“凄惨”还不够,还要加上“戚戚”,悲伤之至。她知道,失去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也寻觅不回来。她是朦胧地体验着、孤独地忍受着一种失落感。这种失落感和她词中叠字里的逻辑一样,若断若续。这样的断续,造成一种飘飘忽忽、迷迷茫茫的感觉。不能自拔。



3

这是第一个层次:沉迷于失落感之中








下面转到气候,“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调养身体吗?照理应该是。但是从下文看,最难将息的可能不是身体,而是心理,为什么?她用什么来“将息”自己的身体?用“三杯两盏淡酒”。喝酒不能调养身体,尤其对于古代女性来说。是借酒消愁?但酒是淡酒,不太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打发这漫长的日子,但是这个办法没有用,敌不过“晚来风急”。风急了,就是冷,酒挡不住寒气。

李清照如果光是为了挡寒的话,就俗了。她借着“风”字,来了一个空间转换,目光从孤独狭窄的住所转移到了天上。“雁过也”,这个“也”字,韵味不简单,是突然冒出来的语气词,有当时口语的味道。这个“也”字,是不是有点喜悦轻松的语气?大雁是季节的符号,说明秋天来了;加上“却是旧时相识”,说明这是老朋友了。本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是李清照却乐不起来。绿肥红瘦,春光明媚,尚且悲不自胜;秋天来了,群芳零落,更该悲了。岁月催人老,加上写此词时,已是“靖康之难”之后,李清照此时家破夫亡,即便大雁能传书,也无书可传,这自然更令人神伤。这是第二个层次:心理调整不但失败,反而加重了悲愁郁闷。





下阕中,李清照心情更加沉闷。“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比“绿肥红瘦”更惨了,不但憔悴,而且有点干枯了。说“有谁堪摘”,而不说什么人摘,是不是有人老珠黄之感?留给读者去想象。这是第三个层次:青春年华已逝,只剩下满地枯败的花瓣。郁之至,对自己无可奈何,几乎是无望了。

无计可施,只有消极忍受。没有办法排遺,只有希望白天不要这么漫长,早点儿过去,让天色早点儿黑下来,眼不见,心不烦,但又不是干脆睡大觉,而是守着窗子。“守着窗儿”,是不是舍不得离开?毕竟是孤孤单单一个人,冷冷清清,不如守着窗子,多多少少还能转移一点注意力。但是,时间是那样漫长。为什么漫长?这里有个暗示,因为是“独自”,只有一个人,怎么能熬到天色暗下去?这是第四个层次:对老天放弃抵抗,无可奈何,忍受排遣不了的孤单。

第五个层次是全词的高潮。李清照已经是对自己、对老天都无可奈何,选择了认命。忍受时间的慢慢消逝,好不容易等到黄昏,视觉休息了,可是听觉却增加了干扰。那滴在梧桐叶子上的细雨,一点一滴的,发出声音来。秋雨梧桐,本是古典诗词中忧愁的意象,李清照突出了它点点滴滴都在提醒自己的孤独、寂寞、失落、凄惨。

这个“点点滴滴”,用得很有才华。一方面是听觉的刺激,这种刺激虽然不强烈,却持续漫长,无止无休;另一方面是和开头的叠字呼应,构成完整、有机的风格。叠字首尾呼应的有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a58a2e9ca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