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主题教学反思 古诗诵读《清明》的教学早在一周前已经结束,只是《清明》的习作教学昨天才告一段落。正如学生在作文中所写的“清明已过,对亲人的怀念却永久永久”,是的,清明主题的教学内容已然结束,可我的思绪、对教学的探索却久久地在脑中萦绕。 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随着教材而喜形于色,被教材中真挚的情感或感性的文字触动而眼泛泪光。那些课堂瞬间,往往比老师眉飞色舞地讲授更打动学生,更能直击学生心灵,引发学生对文学、对语文的热爱。作为语文老师,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可遇不可求的宝贵体验,是教学生命最幸福的时刻。(写到这里,我的内心都升起莫名的感动,泪花闪闪。禁止说我矫情哦) 言归正传,回顾下教学过程—— 《清明》古诗教学 一、初读古诗,了解诗意、诗题 学生已经形成比较好的预习习惯,基本上在学习这首诗之前都已经会背诵了。那么教学时再干什么呢?所以省却一般古诗教学的步骤,直接让学生说读这首诗的感受,读出了什么。学生一般能读出行人的悲愁(欲断魂),这是一项基本的初步感受诗歌、读懂诗歌情感的能力要求,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把握这点,多给学困生学习锻炼的机会,让学困生也能体会到。那么诗人的情感呢?有的学生说诗人一点儿不伤心,因为他还有心情去找酒家喝酒;有的学生说诗人伤心,因为他要借酒浇愁。出现这个争论非常好,说明学生的阅读是有个性的,是有差异的。答案暂且放一放。 至于清明传统的理解,学生都有基础,上课时正逢清明假前,这个也很容易。教师要补充的是我国清明祭祖的习俗,有些地方叫扫墓,有些地方交上坟,要让学生清楚的了解。 二、再读古诗,读懂读通 这首诗诗意比较直白,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的有以下几点: 1. “雨纷纷”,仅仅是描写天气?(还有人的心情) 2. “欲断魂”,来来去去的行人,只抓住神态描写,就凸显了清明主题。 3. 让学生联系实际:知道豹澥有哪些酒店餐馆吗?学生脱口而出。为什么诗人要问“酒家何处有”?学生顿时明白他身处他乡,明白他更加伤心悲愁——离开的亲人无法祭拜,在世的亲人无法团聚,只有借酒浇愁。 4. 小牧童的出现意义何在?他不懂得生离死别的伤感,与行人、诗人形成强烈的反差。(个人认为,这是这首诗的不和谐之处) 5. 读出理解感受 三、表演古诗,直击心灵 1.提出表演要求: 角色分配——去往扫墓路上的一行人、扫完墓返回的一行人(正好分列在教室的两个走廊间);小牧童(另一个学生兴致勃勃的要板演牧童骑的那头牛);诗人杜牧 情绪调动——课堂上随机点起了朱紫轩同学,我问她的什么亲人近几年去世,她说爷爷走了三年;我又问:如果能让爷爷复活,即使付出巨大代价,愿意么?她顿时眼眶泛着泪花,坚定地说原意。看到她这样,我想起近几年陆续离开的我的父亲、爷爷、奶奶,再也控制不住,也无声地哽咽。也许是被我俩感染,许多孩子想到了离开的亲人,教室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悲情。 2.表演朗读。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美好的,在学生表演环节,让我感受至深。随着全班同学齐诵“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扮演行人的学生,真的一个个表情凝重,抽泣的,默默流泪的,那一刻,我真想拥抱这些孩子,真的觉得语文课的动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讲台前表演牧童和牛的两个调皮的小男孩,他们一上台,扮作牛的孩子就趴在地上,牧童马上骑到背上。他俩真切地再现了牧童的天真、无忧无虑。带给大家阵阵欢笑。其实到现在我也理解不了:同一时空下,班上的孩子是怎么做到眼泪与含笑齐飞的? 《清明》习作教学 古诗学完,赶上清明假期,正好第三单元习作是“观察……”,于是我马上布置学生人人清明去扫墓。在班上展开讨论:观察扫墓,可以观察什么内容?这里运用第三单元的课文《莫泊桑拜师》中学到的观察方法,学生说了很多,梳理如下:清明传统习俗开头;公墓或坟山内外所见,包含扫墓人群、车辆、扫墓禁忌、墓地环境、墓碑等等;扫墓具体过程:点蜡烛、上香、烧纸钱、跪拜等等,这里要进行细致具体的动作描写,同时描写思念亲人的语言等 孩子们真是可爱,清明假后调查,孩子们基本上都去扫了墓;也认真地完成了作文草稿。我一篇篇看过后,针对有些学生写得过于笼统简略,指名观察描写细致的学生诵读自己的习作,读完让其他学生评点好在哪里;同时指名文字真挚感人的学生也起来当众诵读自己的习作,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鼓掌。 我所能做的,只是引导学生列出提纲,板书学生易错的生僻字词:磕头、祭拜、墓地等等。 这次习作,全班学生都在三节课内完成了草稿,这也是四年级写作文以来,完成率最高最好的一次,只因学生有话要说,有情要抒发。 清明主题教学,对学生进行了传统节日的规范渗透,激发了学生的思亲之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与表达力。我很欣慰,不足虽多,但这样的尝试我将继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a9db3437d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