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独立》教学反思 前些天,我讲授了九年级上册第18课《美国的独立》一课。在读研期间,我师从江西师范大学徐良教授,攻读的就是美国史方向。由于对美国历史的钟爱,我精心设计了这节课。我想通过讲授既将学习目标中的基本知识落实,同时又能给学生带来一些价值观上反思和思考,让学生尽可能了解一个真实的美国。 正式开课前,我以代表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之一的自由女神像导入教学,提问学生什么是“自由”?谈谈大家理解“自由”的含义是什么?这一设问方式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几乎异口同声的说自由就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随后,我对他们的观点进行了解读:在很多人看来,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你可曾想过“为所欲为”只是你摆脱了他人对你的束缚,但又被自己的欲望所奴役。学生们恍然大悟后,我又解释道:“真正的自由应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不以危害他人的自由为前提,应该拥有清醒的自知、勇敢的选择和无悔的担当,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有所为,什么时候不能为!美利坚人民所追求的自由是一种什么自由?我们一起穿越时光的隧道,探究美国人的自由精神!” 首先,我以“追求自由”为标题,从独立战争的背景出发,运用历史数轴,分别串讲了独立战争的导火索、开始的标志、《独立宣言》的发表、战争的转折点、战争的结束等具体史实。接着, 以“约束自由”为标题,突破1787年宪法和三权分立这一课程难点。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入了有关华盛顿的一个小故事:独立战争后,由于华盛顿立国有功,有人就都推戴他当美利坚帝国国王,但是华盛顿谢绝这一建议,并将其斥之为大逆不道和巨大阴谋,他心如止水,意志如铁,决不称帝。后来,他还主持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了总统由选举产生。将君主制度在美国的后路彻底堵死。讲到这里,学生们纷纷议论,有些人认为他很“傻”,有这等好事居然放弃,也有些人认为他的情操很高尚。听完学生的议论后,我对学生说“世界上只有两件有价值的事:第一你幸福的生活;第二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帮助别人幸福的生活。所以很多时候,出名或是变得富有,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事物,是让你更幸福了还是离幸福更远了。哲学家尼采说过,“每一个不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一种辜负”,而幸福的能力就在每个人的内在,需要去被唤醒和发掘。华盛顿的追求是得到广大美利坚人民的尊敬,并使自已永垂青史。这样的华盛顿精神,也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也是鼓舞后来美国总统学习和效仿的典范。这部分的讲解正好也与导入部分我对“自由”这一概念的解读相得益彰、前后呼应。最后,我引导学生分析1787年宪法中保留黑人奴隶制度的传统,说明其带有浓厚的种族歧视的局限性,引入“反思自由”这一的标题。通过带领学生赏析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得出美国人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的结论:“美国自由不是一个 充满浪漫的神话,而是一个带有沉重历史包袱的现实,历史上为一部分人所欣赏的自由,对另一部分人来说,都是一种痛苦的回忆。” 总之,在这课讲授中我将情感态度融入历史价值观中,不仅传递了历史正能量,而且还让学生更加理性的看待美国人的自由精神,这有助于他们养成历史学习的批判性思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400d50ca6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b.html